1、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 。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
扩展资料:
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是太平洋西部海域,中国三大边缘海之一,该海域自然海域面积约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领海总面积约210万平方公里,为中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1212米,最大深度5559米 。
南海南北纵跨约2000公里 , 东西横越约1000公里,北起广东省南澳岛与台湾岛南端鹅銮鼻一线,南至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西依中国大陆、中南半岛、马来半岛 , 东抵菲律宾,通过海峡或水道东与太平洋相连,西与印度洋相通,是一个东北-西南走向的半封闭海
文章插图
2、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什么地方?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 。
在西汉时期,中国人开始在南海航行 , 并发现一群珊瑚岛礁,并设置了珠崖、儋耳二郡 。东汉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时曾至“千里长沙” , 即西沙群岛 。1973年出土于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文物资料,南海海域第一次出现在汉代中国地形图上 。
扩展资料:
地理史学家鞠继武认为,我国最早记载南海及南海诸岛的古籍,是公元1-2世纪东汉时由杨孚撰写的《异物志》,此书早已失传,但有不少类书引录其文 。
据1964年上海古籍书店出版的明朝正德残本影印本《异物志》述,“涨海崎头 , 水浅而多礁石 。”“涨海”是古代中国人对南海的泛称,“崎头”是古代中国人对岛礁、滩、沙洲的泛称,这是当时或以前中国人对南海及南海诸岛原始性的地理认识 。
三国时 , 吴国派朱应和康泰远航南海,访问扶南国(柬埔寨古代国家),康泰在其所著《扶南传》中提到“涨海中,倒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珊瑚洲”即露出水面不太久的珊瑚沙堆积成的沙洲,“盘石”即礁盘,这明确了南海诸岛的结构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涨海
文章插图
3、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什么地方?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 。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
扩展资料:
南海域内多处渔场是中国渔民传统生产的作业区域 。北部大陆架已有记录的鱼类1064种,虾类135种 , 头足类73种;本海区海洋捕捞渔获量80%来自南海北部沿岸近海水域 。
根据中国国土资源部普查数据显示,南海大陆架已知的主要含油盆地有十余个,面积约85.24万平方公里,石油储量至少230亿~300亿吨,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4以上;
天然气20万亿立方米 。南海海底蕴藏有大量的可燃冰,资源量约达194亿吨油当量,相当于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油气地质储量的6倍 。南海的多金属锰结核矿的储量也极其丰富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涨海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 , 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
海南岛的轮廓像一个椭圆形的大悉尼,地形低而平坦,中间高耸,这是一个圆顶形的地形 。以五指山和英格陵为隆起的核心,它逐渐下降到外围 。它由山脉 , 丘陵,梯田和平原组成,海南属热带季风气
扩展资料:
海南的另外古称:
历史上海南岛有三种古称:珠崖、儋耳、琼台 。据文献资料,珠崖源于郡在大海崖岸之边,出珍珠,故名珠崖 。
儋耳源于海南岛古部落的绣面习俗〔在脸面上刻上花纹,涂以颜色 , 耳朵上戴有装饰用的耳环而下垂〕,因而得名;琼台源于境内白石有琼山,土石皆白而润,宋神宗熙宁年间琼州置琼管安抚都监台,遂称为琼台 。
文章插图
4、汉代文学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
海南岛的轮廓像一个椭圆形的雪梨 。四周地势低平,中间地势高,呈圆形地形 。以五指山和陆面为隆起核心,陆面为外围 , 由山、丘、台和平原组成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温暖,雨量充沛 。
扩展资料:
南海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南海有“亚洲地中海”之称,是连接两大洋和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中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中国对外运输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途经南沙群岛,60%的对外贸易运输途经南沙群岛 。
1993年 , 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激增,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
中国五分之四的进口原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舶中有60%是中国船只 。南沙群岛周边海域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涨海
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
海南岛轮廓形似一个椭圆形大雪梨 , 地势四周低平,中间高耸,呈穹隆山地形 , 以五指山、鹦哥岭为隆起核心,向外围逐级下降,由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等地貌构成 。海南属热带季风气候 , 全年暖热,雨量充沛 。
扩展资料
南海对中国的战略意义:
南海被誉为“亚洲的中间海”,是连接两大洋和三大洲的海上枢纽,是中国海上石油和贸易的生命线 。中国对外贸易的39条航线中,有21条途经南沙群岛,60%的对外贸易途经南沙群岛 。
1993年 , 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激增,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
中国五分之四的进口原油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 , 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中有60%是中国船只 。南沙群岛海域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和贸易安全的生命线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涨海
涨海 。
涨海,中国南海的古称 。《琼州府志》在解释“涨海”的含义时说:“南溟者天池也,地极燠 , 故曰炎海;水恒溢,故曰涨海 。”
清初学者屈大均《广东新语》也有类似解释:“炎海善溢,故曰‘涨海’ 。”反映我国古人对南海潮汐现象的认识 。
扩展资料
南海及南海诸岛地名很早就出现于古籍 。
一、谢承《后汉书》说“交趾七郡贡献皆从涨海出入” 。
译文:交趾七郡进贡都跟着涨海出入 。
二、东汉杨孚《异物志》记载:“涨海崎头,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 。”
译文:涨海崎头 , 水浅而多磁石,境外个人乘大船,都用铁铸的,来到这关,用磁石不得超过 。
三、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引三国东吴将领康泰所著《扶南传》:“涨海中 , 到珊瑚洲,洲底有盘古,珊瑚生其上也 。”
译文:涨海中,到珊瑚岛,洲底有盘古 , 珊瑚生长在上面的 。
四、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称:“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
译文:往东北行,极大崎头出涨海,中浅而多磁石 。
汉代文学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涨海 。
如东汉的《异物志》:“涨海崎头 , 水浅而多磁石,徼外人乘大舶,皆以铁锢之,至此关,以磁石不得过 。”这里的涨海说的就是我国的南海 。
我国汉代、南北朝时称南海为涨海、沸海 。清代逐渐改称南海 。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的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 。
文章插图
5、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南海为什么?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南海为涨海 。
中国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 。清代逐渐改称南海 。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 。南海中国大陆海岸线长5800多公里,沿海地区包括广东、广西和海南、台湾 。南海北部沿岸海域是传统经济鱼类的重要产卵场和索饵场 。
扩展资料:
南海海域中有超过200个无人居住的岛屿和岩礁 。主要群岛有纳土纳群岛、阿南巴斯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等,其中属于中国领土的有南沙群岛、中沙群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 。
南海处在亚洲大陆南部的热带和亚热带区域,与其他海区比较,其特点是热带海洋性气候显著,春秋短,夏季长 , 冬无冰雪,四季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 。特别是中部和南部海区,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季节变化很小 。
在西南中沙群岛,年平均温度在26℃左右 。月平均最低温度西沙为22.8℃(1月),南沙为25℃(1月) 。月平均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西沙是5、6月,南沙是4、5月 。
气温年较差只有摄氏6~8度,而海上年较差更小 。北部沿海和岛屿有较大季节变化,气温年较差在10℃以上,夏季温度高,雨量多,冬季前期相对干而冷,后期常有低温阴雨的潆雨天气 。
【汉代文献称我国南海为什么,汉代文献一般称我国的南海为】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