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为什么要吃润饼?在闽南市民,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聚在一起包"润饼"吃 。这已经是闽南市民传统风俗的一种传承 。
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清明食"润饼"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糕饼 , 反映了追悼亡灵的民间信仰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
清明节吃润饼 , 是因为这个润饼代表了对过世亲人的一种思念和想念,跟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差不多都是对过去的一种念想,所以说到清明节这天人们都会选择吃润饼,而且清明节去上坟的话,亲人都会给过世的一些亲戚带一点去,这也给去世的亲人留一点念想 。
文章插图
2、临澧大寒特有美食风俗是什么大寒习俗活动有哪些 盘点大寒节气民间特色风俗

大寒节气
1、喝粥
“喝粥” , 即俗话说的“喝腊八粥”,腊月逢八日喝粥风俗由来已久,这种粥由米、豆、枣、莲、花生、枸杞、栗子、果仁、桂圆、葡萄干、核桃仁等放一起熬制而成 。
2、蒸供
“蒸供” , 就是准备祭祀用的供品,过去供奉用的糕点、饽饽、馒头都是用面蒸制的 。
3、食糯
“食糯”,就是大寒节气这天 , 古人流行吃糯米制作的食物 。
4、除尘
“除尘”,又称“除陈”、“打尘”,就是大扫除:“家家刷墙,扫除不祥” , 把穷运扫除掉;反之,“腊月不除尘 , 来年招瘟神 。”除尘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三、二十四进行,即“祭灶”日 。
5、糊窗
“糊窗” , 就是用新纸裱糊窗户,“糊窗户,换吉祥 。”为了美观,有的人家会剪一些吉祥图案贴在窗户上,故又称“贴窗花”,一般放在腊月二十五进行 。

尾牙祭
6、做牙
“做牙” , 亦称“做牙祭”,原本是祭祀土地公公的仪式,俗称的美餐一顿为“打牙祭”即由此而来 。做牙有“头牙”和“尾牙”的讲究,头牙在农历的二月二 , 尾牙则在腊月十六,全家坐一起“食尾牙” 。
关于尾牙祭
尾牙 , 福建地区的民间传统节日,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每月的初二、十六 , 是福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 。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 , 叫做“头牙”;十二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
一年有24个“牙期”,尤以“尾牙”为隆重 。另有一说是古代商场买卖介绍人称为“牙郎”,人在年终算其所赚利润时而向牙郎致谢请客之方式 。因为社会变迁,土地公崇拜已经不只是与农业有关 , 也与工商业有所连系,成为财神象征 。配合“牙祭”,尾牙成为工商界年终酬谢员工聚餐活动 。
每年月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东南沿海一些地区商人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 , 称为“做牙” 。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所以叫“尾牙” 。尾牙是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普通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 。这一天,百姓家要烧土地公金以祭福德正神,还要在门前设长凳,供上五味碗,烧经衣、银纸,以祭拜地基主(对房屋地基的崇拜) 。各商家行号也要宴请员工,以犒赏过去一年的辛劳 。不过,这种风俗已渐绝迹 。主要的食物是润饼和刈包 。润饼系以润饼皮卷包豆芽菜、笋丝、豆于、蒜头、蛋燥、虎苔、花生粉、香茄酱等多种食料 。刈包里包的食物则是三层肉、咸菜、笋干、香菜、花生粉等 , 都是美味可口的乡土食品 。
“尾牙”菜一般有十二道 , 刚吃两道,活动就开始了 , 重头戏是抽奖 。奖品有红包(现金或礼品券)、礼品等 。先抽的是三等奖,面很广,朋友风趣地说,这是安慰奖,一般不喜欢被早早抽到,但也害怕到最后什么也没得到 。有的公司安慰奖会关顾到所有员工,有的就不一定面面俱到 。
吃年糕:代表吉祥如意、步步高升 。
吃糯米饭:寓意温暖美满 。
吃八宝饭
喝鸡汤
蒸腊米
吃八宝粥
文章插图
3、清明节闽南为什么要吃润饼?一年好景在清明,也许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知道闽南的人民是怎么过清明的 , 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个清明民俗就是:吃"润饼" 。
在闽南市民,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聚在一起包"润饼"吃 。这已经是闽南市民传统风俗的一种传承 。
清明节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清明食"润饼"这和古时候的寒食节有关系 。寒食,顾名思义,就是不生火做饭,吃冷食糕饼,反映了追悼亡灵的民间信仰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 。
泉州闽南市民清明卷食润饼保留了这一古老的习俗,也是全国少见的 。
而如今,"润饼"也与时俱进,制作精细,四季咸宜,成为了闽南一带的传统美食、风味小吃 。"润饼"也称"饽饼"、"春饼"、"春卷" 。
"润饼"皮要煎得薄又有韧性,须有专门的技术 。如今,一般家庭都是购买现成的 , 饼馅自制,一家人边吃边包,别有一番情趣 。街头小吃摊也有专门制作销售 , 买整个"润饼"或买"润饼皮"均有 。
说到这"润饼"皮,不得不提西街亚佛师傅的润饼皮店 。每年的清明节当日,店门口早早就已经排起了长龙,排队买"润饼"皮的顾客们个个伸长了脖子,等待着就要出炉的润饼皮,有一句俗语:"要吃就爱趁热时"(用闽南语表达) 。而此时店内的师傅正在那平底锅的润饼皮忙个不停 。
别看这薄薄的一张润饼皮,制作工艺却十分有研究的,付师傅制作润饼皮已经有三十多年的经验了:这个手艺是祖传的,差不多有一百年左右 。从7岁开始到现在40多岁了,制作润饼皮需要特制的平底铁锅 , 面粉要拌得适度,不能太干也不能太?。坏裙杖?,把手里捏着的面团往锅上一贴,一蹭,然后快速提起 , 粘在锅底的面立即变成一张薄面皮 。新鲜出炉润饼皮如同白纸一般清薄透亮,吊人胃口 。
"润饼"所象征的意义也是市民喜爱的原因之一 。"润饼"里面包着萝卜、豆芽、豆干,还有海蛎煎,什么好吃的东西都包 。这么多东西里面也是有学问的哦 。那萝卜象征着金子,白色豆芽就是银子,出来的润饼可是――包金又包银呢 。拿去供奉祖先,以示祖先也期望他的子孙后代有金有银,财源滚滚来 ,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而润饼外面得有一张清薄透亮的润饼皮来包裹着里面的陷,把所有的东西都"包容"在里面意识着:心地大度、宽厚能容忍、包涵、原谅、不计较 。
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 吃"润饼"的习俗依旧,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风俗的一种传承,也是人们过清明的一种食俗文化
每到清明时节 , 泉州人有吃“润饼菜”的食俗 。据说,这是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 。清明吃润饼,不仅是泉州独有的 , 厦门人也喜好之 。相传开这种吃法之先河的,是明朝总督云贵湖广军务的同安人蔡复一 。当时同安属泉州府辖,因此这种吃法便流传开来,在闽南成了家常名品 。不过 , 闽南各地的春饼形式相同,内容却有很大不同 。泉州的“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俗称“润饼”或“擦饼”,食时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 , 制食皆简单 , 吃起来甜润可口 。晋江的“润饼菜”却复杂许多,那包“润饼菜”的主料肯定是要多种多样,摆了满满一桌的 。有这么一些主料菜肴: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海蛎煎、萝卜菜 。还有一些配料:油酥海苔、油煎蛋丝、花生敷、芜荽、蒜丝 。吃的时候必须两张“润饼皮”才能保证其不被丰富的内容所撑破 。这种脆嫩甘美、醇香可口的美味 , 一般人2卷足矣 。不过,据我所知,晋江的“润饼菜”并不是最复杂的;论复杂,应该是厦门为最 。晋江用的主料厦门都有 , 此外还要加上笋、鱼、油酥扁鱼干、油炒韭,再蘸上芥辣、辣酱、甜酱,这才叫地道的厦门“薄饼”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润饼菜”的习俗依旧 , 这该是一种传承吧 。
清明节,闽南人有吃“润饼菜”的习俗 。其实 “润饼菜”的正名应该是春饼 。清明吃润饼,不是泉州独有的,厦门人也喜好之 。只不过是泉州人一直保持到现在而已 。不过 , 据我所知,“润饼菜”最复杂的应该是厦门 。如今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然而吃“润饼菜”的习俗依旧,这该是一种传承吧 。
有人吗?????????有人吗
文章插图
4、润饼的历史清明吃润饼 , 在闽南、潮汕和台湾很盛行,“润饼”正名春饼 , 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即润饼皮 , 包馅儿的润饼菜有胡萝卜丝、肉丝、蚵煎、香菜、豌豆、豆芽、豆干、鱼丸片、虾仁、肉丁、油煎蛋丝、海蛎煎、油酥海苔、花生末、炸粉丝、香菜、蒜丝……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前后,有吃润饼的习俗 。至于润饼的典故,据说春秋时代 , 有个贤者介子推为了照顾母亲拒绝晋文公的封禄,带着母亲入山隐居,晋文公为了逼出介子推而放火烧山,料想孝子必定会背着母亲逃出来,但介子推却抵死不从,和他的母亲一起被烧死,伤心悔恨的晋文公自此规定这一天全国都不能生火,定为寒食物节以纪念介子推的气节,这也就是后来的清明节 。古时候在清明节这一天吃寒食 , 将蔬菜放凉再包进面皮中包裹食用,这样的习俗流传到今日,大家便会在清明节吃润饼来应景 。
而农历三月初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古称上巳节 。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 , 生轩辕”的说法 。魏晋以后,上巳节改为三月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
三月三可推到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其妹女娲抟土造人,繁衍后代 , 豫东一带尊称伏羲为“人祖爷”,在淮阳(伏羲建都地)建起太昊陵古庙,由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 , 善男信女,南船北马,都云集陵区,朝拜人祖 。
农历三月三,还是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 , 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 。”传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法宝:一是吃了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二是吃了能延年益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传说中的嫦娥,就是偷吃了丈夫后羿弄来的西王母仙丹后飞上月宫的 。此后,在一些志怪小说中 , 又把西王母说成是福寿之神 。
农历三月三日,也是道教真武大帝的寿诞 。真武大帝全称“北镇天真武玄天大帝”,又称玄天上帝,玄武,真武真君 。生于上古轩辕之世,华历三月三日,是道教中主管军事与战争的正神 。各地的道教宫观在三月三日这一天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 , 道教信徒们也会在这一天到宫观庙宇中烧香祈福,或在家里颂经祈祷 。“真武山太上真武碑记”对真武大帝的来历和国内主要的真武道场以及真武“救军旅之祸”的“仁人之心”都作了简明而艺术的阐释 。说明了人们在三月三纪念真武大帝的来由和意义 。
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 。“是月上巳,官民皆e(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M(病) , 为大e”(《后汉书?礼仪志上》) 。后又增加了临水宴宾、踏青的内容 。晚上,家家户户在自己家里每个房间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
因此三月三多与古时祭祀及庆典有关,润饼作为祭神供品,在这一天食用 。中原地区久经历史变迁以至部分传统民俗遗失 , 闽南地区与台湾地区食用润饼的习俗乃是由中原地区传入,保留至今 。这样更证明了台湾同胞乃是我华夏一脉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随着时代的进步,润饼不再局限于清明或三月三食用,已然成为闽南与台湾特有的风味小吃 。
文章插图
5、关于清明节的习俗祭祖:是日中午,各家各户要煮“润饼菜”(春卷)、带牲醴,到厅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灵,以及厝主、地基主等 。泉州清明节的食俗是吃“润饼菜”和“清明_”,当为古时寒食节食俗之遗风 。
“润饼菜”是以面粉为原料擦制烘成薄皮 , 俗称“润饼”或“擦饼” , 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芜荽等混锅菜肴,即可食用,甜润可口 。厦门民谚有云“清明吃薄饼”,意思是清明节一家人在扫墓后要聚在一起包薄饼吃 。如今,闽南多数地方还保留这样的风俗习惯 。
踏青:清明三日 , 群人游赏 , 散布四郊,谓之踏青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
【润饼的来历和风俗,清明节为什么要吃润饼?】上墓:亦称“扫墓” 。清明扫墓,由来已久,大盛行于唐代 。《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清明节这一天,“官员士庶 , 俱出郊省坟” 。祭祖、上坟、扫墓,表示对先人的敬意和孝思 。在闽南清明节习俗中 , 清明节前后10天内为扫墓日期,如要修墓和拾骸(拾骨)移葬,则不用另行择日,凡事无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