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月初七有哪些习俗?正月初七的习俗有戴人胜(装饰作用)、赠花胜(互相赠送)、做七宝羹(七种蔬菜混合米粉)、吃面条(长寿之意)、捞鱼生(越捞越高,步步高升)、出游,登高(仕女出游,文人墨客登高赋诗)、送火神(驱除火灾)、拆天地棚子(“人七日”)、土地庙送灯(生出儿子)、顶八卦(训练耐心 , 期盼吉祥)、摊煎饼等 。
1、戴人胜
人胜也叫彩胜、华胜,花胜,在过去,就是一种女子头上戴的装饰品 。人日节当天 , 女子们就用彩纸、丝帛等材料剪成一个个小人样的形状,戴在头上,起到装饰作用,很是好看 。
2、赠花胜
人胜叫华胜也叫花胜,上面讲了,是过去一种女头上的装饰品 , 过人日节时候,女子们用彩纸、丝帛、金银等制成小人形状的人胜,戴在头上做头饰 。而且这一天,女子们不只是自己戴,还制作各种花胜(多为花朵样),作为礼品在朋友之间进行互相赠送 。
3、吃七宝羹
在我国南方等地区有在正月初七吃“七宝羹”的习俗,“七宝羹”是用七种蔬菜混合米粉,做成的羹,人们十分喜欢喝,在许多地方都流行,只是所用的蔬菜种类可能各不相同 。初七日,人们亲自采购七种节令新鲜蔬菜,按自己的口味随意搭配 , 加米粉做成七宝羹,作为全家共享的一道节日食品 。
4、吃面条
正月初七吃面,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有些地方按初七、十七、二十七分为“小人七”、“大人七”、“老人七”,此三天分别为小孩、大人和老人的“日子”,这几天吃面条可以健康长寿,面条擀得要又细又长,象征着健康长寿,吃面条的人在新的一年里可以顺顺利利、万事如意 。
【正月初七习俗,正月初七有哪些习俗?】5、捞鱼生
大年初七这天民间也叫“人日” 。在这天 , 我国南方地区的人民有“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 , 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 , 口中还要不断喊到:“捞啊!捞啊!发啊!发啊!”,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
6、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7、送火神
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 , 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 , 不着火灾 。
8、拆天地棚子
山东莒县一带,正月初七俗称“人七日”,有“拆天地棚子”之年俗 。这天早晨 , 每家百姓敞开大门,并将除夕入夜时放置的“拦门棒”撤走,在门口点一把豆秸 , 并将家里供天地三界神和灶君神的牌位请下来,一起点燃烧了,同时放鞭炮,放完鞭炮后从大门处开始,从外向里把家里院子扫一遍 。
从此开始 , 请来过年的神都返回自处,过年环节即结束,各家恢复平常日状态 , 可以洗衣、从事各种事宜 。
9、土地庙送灯
大年初七也被称为人日,俗称人齐日,民间有上土地庙送灯的习俗 , 人们将一盏油灯放在土地神像前,家里有几口人就点上几个灯捻儿,此时无子的人家要去偷灯 , 认为这样就可以生出一个儿子 。
10、顶八卦
在北方还流行一种活动:让小孩头顶八卦,测试能坚持多久,以训练其耐心,期盼吉祥 。这也是一种祈求人丁兴旺的吉祥物 。
11、摊煎饼
民间此日要吃春饼卷"盒子菜"(熟肉食品),并在庭院摊煎饼 , “熏天” 。
出游、登高: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正月初七:
传说女娲在创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之后,在第七天又创造出了人类,这样,人类和动物也都有了自己的生日 。
“人日节”当天 , 天下的人都祈祷是一个阳光明媚、天气晴好的一天,如果真是这样,就预示着人们在新的一年里吉祥平安 。但假如是一个阴雨天,则预示着来年好运不再 。所以,在过去 , 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就要举行特别的祈愿活动,祈盼在新的一年人们都健健康康,幸福美满 。
正月初七拜年 。
大年三十,回姥姥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一 , 回奶奶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二,回姥姥的娘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三,回爸爸的姥姥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四,回姥姥的姥姥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五不出门 。
大年初六,回奶奶的姥姥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七,回姥爷的姥姥家吃年夜饭 。
大年初八,回爷爷的姥姥家吃年夜饭 。
文章插图
2、正月初七的习俗文化都有什么?正月初七的习俗文化有戴人胜(女子用彩纸、丝帛、软金银等材料制成小人的形状 , 戴于头上 。也贴于屏风等处)、赠花胜(人们制作各种花胜相互馈赠)、吃面条(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送火神(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安无事,不着火灾)、吃七宝羹(一般挑有意头的七种食物混煮而成,例如,生菜寓意“生财”、马蹄寓意“马到成功”)、捞鱼生(表示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出游登高望远、称体重、摊煎饼等 。
1、捞鱼生
南方一些地区 , 人们有在人日节“捞鱼生”的习俗,捞鱼生时,往往多人围满一座,把鱼肉、配料与酱料倒在大盘里,大家站起身,挥动筷子,将鱼料捞动,口中还要不断喊道:“捞?。±贪 。》 。》 。保?而且要越捞越高,以示步步高升 。
2、吃七宝羹
初六吃素菜,初七吃七宝,在过年这段时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以荤菜为主,常吃也会出现腻住得鲜香,因此在古代,每到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用七种素菜煮成七宝羹 。
3、送火神
在正月初七这天,在山东部分地区,有送火把的习俗,用作物秸秆绑扎的火把,在自家门前点燃,一直送到村外,意为驱除火灾,祈求在新的一年里 , 平安无事,不着火灾 。
4、出游登高
人日节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 。唐高适《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云:“人日题诗寄草堂 , 遥怜故人思故乡 。柳条弄色不忍看,梅花满枝空断肠 。身在南蕃无所遇,心怀百忧复千虑 。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
文章插图
3、农历正月初七的习俗农历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 。根据《占书》记载,由初一开始,上天创造万物的次序是“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 , 所以初七就是人日 。这天,香港市民喜欢吃及第粥 , 所谓及第,是希望科考状元高中 。人日要尊敬每一个人,连官府也不能在这一天处决罪犯 , 家长也不能在这一天教训孩子 。
农历大年初八:旧时在民间流传着“初七七不去,初八八不归”的习俗 。民间以正月初八为众星下界之日 , 制小灯燃而祭之,称为顺星,也称“祭星”、“接星” 。又传说初八是谷子的生日 。这天天气晴朗,则主这一年稻谷丰收,天阴则年歉 。正月初八是“蚕过年”的日子 。民间习俗从正月初一到初八分别为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蚕等人和动物的“年” , 这些都和农事有关,人们希望六畜兴旺,人丁平安 , 蚕事顺遂 。同时,在民间还有一个传统禁忌,正月初八蚕过年时妇女不能用针线 。据说 , 如果这天用了针线,蚕的眼睛就会瞎 。
农历大年初九:民间习俗是玉皇大帝的诞辰,要举行盛大的祭天活动 。台湾新竹不少信众要到主祀玉皇大帝、拥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天公坛 , 向天公祝寿,并且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平安健康 。在道教传说里,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 , 即所谓的“玉皇诞”、“天公生”,亦称“天日” 。这一天里道观要举行盛大的祝寿仪式,诵经礼拜 。家家户户于此日都要望空叩拜,举行最隆重的祭仪 。以三牲、水果拜祭“玉皇大帝” 。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有好收成,同时拜过“九皇诞”保佑家人健康长寿之意 。此日待人处事皆讲求和气 , 不可冒犯天神 。
农历大年初十:传说这是石头的生日,“石不动”:这一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动,甚至设祭享祀石头 , 恐伤庄稼 。也称“石不动”“十不动” 。有的地方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馍饼,认为吃饼一年之内便会财运亨通 。还有抬石头神之举 。初九夜,人们将一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 , 初十日早晨,以绳系罐鼻,由十个小伙子轮流抬着瓦罐走 。石头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 。另还有一风俗 , 贺老鼠嫁女,也称“老鼠娶亲” 。初十日将面饼置墙根,名曰“贺老鼠嫁女”许多地方要在屋隅、墙角及水瓮里点灯、焚香、敬纸,对老鼠娶亲志贺 。晚上却忌点灯 , 忌说话,以免惊扰了娶亲事宜,惹下鼠神,一年为患 。还有一些地方初十这一天忌针,说是在这一天如果动了针线活要心疼,因为十指连心 。
农历大年正月十一:是“子婿日” , 是岳父宴请女婿的日子 。初九庆祝“天公生日”剩下的食物,除了在初十吃了一天外,还剩下很多 , 所以娘家不必再破费,就利用这些剩下的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儿,民歌称为“十一请子婿” 。开春旺地好收成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一天农家人会到田地里耕种 , 希望来年收获粮满仓 。
正月十二:过了正月十一,人们开始准备庆祝元宵佳节,从正月十二开始选购灯笼 , 搭盖灯棚 。童谣是这么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 , 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这一天,祖宗堂前点新灯 。在旧时农业社会很注重生男孩继承家中香火,每当同姓村落里如果没有宗堂 , 那么是本姓初生的男孩都可在这天到来点新灯加添族簿,这天村中初生男孩所点的灯在祖宗堂前张灯结彩,以示香火旺 。
正月十三、十四:正月十三、十四旺禽舍 , 这两天是增添家中三牲家禽的时间 。
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了,它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正月十五闹花灯、扭秧歌、舞狮子、看烟火、赶庙会是民间普遍的习俗 。这一天也被称作“元宵节” , 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这一天少不了还要吃元宵、汤圆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 , 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 。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 。宋代 , 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 , 可荤可素 , 风味各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 , 或煮或油炸 , 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 , 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 , 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
正月十六:夜则是小孩的节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灯笼对着别人的重重一撞,然后笑哈哈的看着别人的灯笼着火,这个叫做“碰灯” 。讲究的是今年的灯笼不能留到明年 , 必须以“碰灯”的方式销毁 。
文章插图
4、大年初七有什么风俗1、正月初七为人节,民间有吃七宝羹、戴人胜、赠花胜、出游、登高、捞鱼等风俗 。
2、在传说里人类的始祖女娲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在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这个节日在魏晋时期之前,是一个单纯的祭祀和占卜的日子 , 在魏晋之后,开始加入了除祭祀之外的庆祝活动 。
3、汉代《占书》中记载“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 , 君臣和会”,这个象征平安的节日延续到了唐朝,“人节”就成了一个很受重视的日子,不仅仅有祈祝安康的意思,还有了思亲念友的味道 。
4、七宝羹是用七种菜做成的羹 , 应和着“初七”这个日子来食用 。不同的地方根据当地的物产材料会有所不同,但其中代表勤奋、聪明、精明、长寿的芹菜、葱、蒜、荠菜是一定会有的 。
5、初七还有戴人胜的习俗,大家用彩纸、软金银等材料裁剪成小人的形状,戴于头上,表示庆祝节日 。赠花胜的话就是使用各种材料制作花的样子 , 互相赠送,也是过节的一个习俗 。出游、登高、捞鱼也是习俗之一,都是庆祝的方式 。
文章插图
5、正月初七习俗正月初七的习俗:吃七宝、吃面条、捞鱼生、吃煎饼、出游、登高 。
1、吃七宝
初六吃素菜,初七吃七宝 , 在过年这段时间 , 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以荤菜为主,常吃也会出现腻住的鲜香,因此在古代,每到这一天,每家每户都会用七种素菜煮成七宝羹,然后给家人吃 , 也是寓意驱邪气的好寓意 , 不过这七种蔬菜可不是随意搭配的 。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选择,像是在广东潮汕的七宝就是“芥菜、芥兰、韭菜、春菜、芹菜、蒜、厚瓣菜”,这些菜也是有寓意的,芹菜聪明,蒜精于算计,芥菜长寿 , 甚至在汕头等地区,在这一天,会将7种菜搭配好,方便大家购买 。
2、吃面条
在正月里,除了饺子汤圆外,面条也是不能少的,特别是在初七这一天,初七又叫人日子 , 在这一天吃面条,寓意是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
当然不仅是初七,正月中每逢七 , 大家都要吃面条 , 十七、二十七,这两天也被成为人日子,不过有区别的是,初七是小孩日子,十七是大人日子,而二十七是老人日子 。
3、捞鱼生
按照传统习俗,初七这一天是不串门的 , 家人们要在一起吃团圆饭 , 不过因为假期就卡在了初七,一般在初六,大家就开始出团圆饭了,甚至会更早,除了吃团圆饭外 , 在南方一些地区 , 还有捞鱼生的习俗 。
全家坐在一起,盘中放上鱼肉、蔬菜和酱料,之后大家全都站起来,用筷子开始搅拌捞鱼生,口中还要喊着“捞啊,捞啊”等字样,并且要越捞越高,有步步高升的好预兆 。
4、吃煎饼
初七是在立春之后,因此在这一天,像是北方地区,除了面条外,还会吃煎饼,也叫春饼,里面卷上蔬菜和熟食等肉类,是有“熏天”的意思,不过现在的年轻人 , 能急着吃面条就已经不错了 , 很少有人在吃煎饼了 。
5、出游、登高
在古时候,这一天也是仕女出游与文人墨客登高赋诗的日子,延长至现在,就变成了全家一起出游的登高的日子了,家长带着孩子们一起出去玩,也是有“步步高升”的寓意,代表往后的日子,越来越好,越来越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