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独立战争后关于禁酒令是如何解除的是罗斯福竞选总统时把废除的,当时“禁酒令”作为一条竞选纲领,罗斯福最后获得了大选的胜利 。在他上任后的1933年12月5日,美国国会通过宪法第21号修正案将“禁酒令”正式废除,美国全国性的长达近14年的禁酒运动从此画上句号 。
文章插图
2、是哪位总统废纸了美国禁酒令?1920年1月16日,这一天,是美国人民忙碌的一天 , 街上行人车辆络绎不绝,大家都在运送一样东西:酒 。人们都赶着时间把酒运回家里收藏 。
因为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正式生效,根据这项法律规定:
·凡是制造、售卖乃至于运输酒精含量超过0.5%以上的饮料皆属违法 。
· 自己在家里喝酒不算犯法,但与朋友共饮或举行酒宴则属违法,最高可被罚款1000美元及监禁半年 。
·21岁以上的人才能买到酒,并需要出示年龄证明,而且只能到限定的地方购买 。
到了到了16日晚上 , 街道上空无一人,人们都聚在家里或其他公众场合举行最后一次合法的的“借别酒会” 。
从这一天起,美国将进入长达14年的“禁酒时代” 。
禁酒令时期人们将酒倒掉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饮酒这种口腹之欲 , 是非常私人的东西,为什么一个国家居然要立法禁止呢?简直是匪夷所思的 。
但是在当时的美国,确实存在着“反酒”的因素 。
第一个就是清教徒思想 。
美国人向酒宣战 , 其实在他们立国之初就有了,不是一下子拍脑袋决定的 。这种反感酒精的根源,源于他们是清教徒的后代 。
早年登录北美洲这片土地的开创者,很多是出于宗教原因而抛弃欧洲故土、奔赴这片蛮荒的 。这些被称为“清教徒”的美国创始者,把他们的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大西洋,使之成为美国民族形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
“清教徒”,主张敬畏上帝、清廉度日,反对奢华纵欲 。而酒是他们认为违反这些清教徒信条的最大原因:饮酒伤身、酒后容易冲动、醉酒闹事……总之,在清教徒眼中,万恶“酒”为首 。
第二个原因是女权运动兴起
以前的美国女性是不像现在这样平等自由 。在1920年以前,美国女性是没有投票权的 。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权利,美国女性一直在努力,而“禁酒”是他们争取权利的一个契机 。
试问:谁喜欢喝酒?无疑男性占大多数 。而酗酒会催生家庭暴力,影响工作等等 。所以,当时的美国女性成为了“禁酒令”推行的主要力量 。
禁酒令颁布后妇女踩碎用来冷冻啤酒的冰
那么长达14年的“禁酒令”对美国产生了哪些影响呢?
从结果来看,基本上都是产生了恶劣的影响 。
第一、假酒盛行 。禁酒令期间,由于正规渠道上已经买不到酒,而人们的需求又不会因为“禁酒令”而消失 , 这就导致美国地下市场出现了大批的工业酒精制作的劣质酒 。有的无良商家甚至制作的假酒有害物质超标,结果导致了很多饮用者出现手足瘫痪、四肢麻木 , 大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甚至中毒死亡 。
第二、黑帮滋生 。既然正规市场买不到的商品,那么必然造成黑市兴起 。“禁酒令”执行期间,导致了美国走私和地下酒类交易盛行 。很多黑帮都加入到了黑市酒类的生意当中,既然是黑市,那么就会伴随着生意的抢夺和帮派的伙拼 。同时 , 由于黑市酒类需求巨大,黑帮财源滚滚,就会不断的扩张 , 继而影响到政府体系,腐败也随之而生 。
第三,受到影响的是美国酒类经济 。酒的生产是和农业有密切相关的,生产酒可以扩大粮食的种植和消费 , 拉动内需 。同时在长达14年的禁酒期间,导致美国的酒行业发展水平落后于欧洲国家,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前 , 美国葡萄酒在欧洲就是廉价酒水的代名词 。在经济方面,美国政府禁酒造成的经济损失,光是税收 , 1年就高达5亿美元 。
既然“禁酒令”有那么多害处,美国人民难道无动于衷么?
在1933年,一位叫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总统竞选人,表示如果他当选美国总统 , 将废除“禁酒令” 。后来,罗斯福确实当选了美国总统,他践行当初竞选诺言 , 废除了“禁酒令” 。这项长达14年的、匪夷所思的法案才寿终正寝 。
文章插图
3、美国禁酒令的实施难度从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美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禁酒 法案(又称“伏尔斯泰得法案”)正式生效 。修正宪法以达禁酒目的,决心不可谓不大 , 联邦政府执法也算积极有力,但从一开始,禁酒之事便遇到巨大阻力 。因为贪杯者颇多 , 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平时只是浅尝辄止,并非酗酒之徒,酒罐子一下完全打破 , 大家一滴也喝不成,他们觉得有过激之嫌 。这些人始则悻悻然,后则人前身后作些小手脚,偷饮几盅 。如此一而再 , 再而三,涓滴成河 , 美国的禁酒大业也就难以维持了 。
更重要的是,美国禁酒令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禁酒令根本无法消除人们喝酒的欲望和需求,在正规市场被禁的同时 , 地下黑市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非法制造和买卖酒类制品带来的暴利深度挖掘了酒贩子潜力:有人把福特汽车的中间掏空,有人用婴儿车来偷运葡萄酒和白兰地,有人在家里藏酒的地方安装假门 。尤其严重的是,在禁酒令实施之前 , 因为没有财政依据,美国的黑社会波澜不兴,而在实施禁酒令之后,依靠私酒贸易带来的暴利,美国的黑社会开始发展壮大 。与此同时 , 警察也日益腐败,犯罪率不断上升 。
美国人向酒宣战,始自他们立国之初 。许多早期移民是由于受宗教迫害而离别欧洲故土,远渡重洋,奔赴这片蛮荒之地 。这些“清教徒”把一腔宗教热情带过了波涛汹涌的大西洋,带到了辽阔的北美 。“清教徒”力主敬畏上帝,过清廉、简朴、实在的生活 , 他们将饮酒作乐视为“堕落之源” 。19世纪中期,随着酿酒业的发展和城市酒馆的日益增多,酗酒的人随处可见,饮酒的危害性逐渐凸显 。“清教徒”们与很多具有远见卓识的法学家、社会学家倍感焦虑 , 都把酒看成是犯罪和贫穷的根源,甚至称其为“魔鬼的甜酒” 。到1914年末,已经有十四个州实行禁酒,而到1918年末,则有四分之三以上的美国公民生活在禁酒的州或镇里 。
文章插图
4、美国禁酒令失败的原因酒是日常必须品,虽然政府可以禁但只有有暴利就会有人卖 。谁会跟钱过不去呢!
文章插图
5、美国往事|让盖茨比发家致富的禁酒令追溯历史 , 美国饮酒习惯来源已久,早在被殖民以前印第安人就已经学会用玉米和无花果自酿酒,哥伦布到来之后葡萄酒的酿造技术又传入 。殖民时期酒并没有被视作一种破坏社会,毁灭道德之物 。
在前禁酒令时期我们可以发现,美国社会有如下变迁 。
1.独立战争之后本土酿造业飞速发展(殖民时期主要靠进口西欧) , 工业革命的发展也提升了制造业的效率 , 农业革命+工业革命让酒可以大批量生产了 。
2.不论是城市化的发展还是大批移民的涌入,都造成美国人口的急剧增长 。其中移民的进入影响颇大 。自1880年开始美国移民的来源发生变动,不同于早期的殖民国地区,出现了大批爱尔兰、墨西哥、意大利等地区的人和犹太人(这一时期的这些地区出现了农业危机,而犹太人是为了躲避追杀) 。对于爱尔兰、意大利这种不喝酒会死星人来说,酒精是一切,在粮食和热量不足的时候,酒精可以维持生存 。
【美国禁酒令为什么失败,美国独立战争后关于禁酒令是如何解除的】 3.城市化和人口的增长给社会造成动乱,种族问题、劳资纠纷、社会治安等问难以解决 。酗酒现象也加剧了家庭和社会矛盾 。无疑,酒精就成为短暂的替罪羊 。
4.社会一矛盾重重,人们就开始追忆往昔,就像成年后的人们惯于怀念童年 。这时候不少宗教人士开始发起禁酒运动 。这主要也是因为早期从英国进入美国的宗教人士都是清教徒,清教徒看名字就知道了,勤俭廉洁,勤劳简朴,是拒绝饮酒的 。
5.如果说这些是禁酒运动的助燃剂,妇女的参与无疑是又加了把柴火 。19世纪中期美国妇女运动开始,并想要赢得选举权 。而酗酒的受害人之一就是妇女 , 妇女为了提升社会影响力,保护自我,矛头指向酒精 。
6.基本上来说,社会之乱+移民+妇女+宗教+党派之争,构成了禁酒令的原因 。
禁酒的目的在于通过强制措施消除酒类的生产、销售和使用,从而根除一系列社会问题如贫穷、犯罪、道德腐败等 。
然而酒禁而不止 。
从根本上来说,无法切断走私的来源 。在长达十三年的禁酒期间非法酿造、售卖和走私酒类饮料的新的犯罪行为猖獗,依靠私酒贸易带来的暴利,美国的黑社会开始发展壮大 。
与此同时,警察也和商家勾结,日益腐败,犯罪率不断上升 。
初露弊端之后,社会意见分歧严重,围绕禁酒的分歧甚至使共和党内部出现分歧 。1929-1933的经济危机时期 , 不少农民也主张废除禁酒 , 扩大粮食消费 。此外,在具体操作上禁酒令也出现一些漏洞和问题 。
总之,这一想要依靠法律来违背美国人民自由精神的禁酒令最后还是废除了 。
1933年2月17日,《布莱恩法》(BlaineAct)通过,将《沃尔斯特德法》修正为容许3.2%酒精含量的饮料 。同年12月5日第21宪法修正案通过,废止了第18宪法修正案 。
或许,这对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一切依靠强制去挑战人民根本权利和欲望的行为都是行不通的 。
(注:清教徒主要信奉加尔文教,而当时英国经历了宗教改革后信新教,这些清教徒就想我还不如去开辟新大陆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