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措施

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措施

我们在栽培玉米的时候如果经常遇到病害应该如何进行防治呢?
1.危害损失程度发生情况:玉米穗腐病在庄浪县的发生面积随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和年份而变化,2003年发病面积3500hm2,病穗率46%;2004年发病面积3000hm2 , 病穗率26.5%,2005年发病面积4500hm2 , 病穗率44.3% , 2006年发病面积5300hm2,病穗率23..9% 。
危害性:受病籽粒黑褐色或红褐色,百粒重降低1/2以上,品质变坏 。人畜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反应[5],试验观察:原粮内混入20%有病籽粒时,人食用时口感涩苦、味酸臭,过量食用会出现四肢无力、发热、恶心、呕吐、腹涨、腹痛、头晕等症状;马、骡、驴、猪等家畜饲用时出现腹泻、拒食,生长速度减慢等现象;羊、鸡饲用后食量减退,并出现母鸡产蛋率下降等现象;原粮中带有病粒,商品价值降低0.2-0.4元/kg,种子中带有病粒 , 播种量增加1倍 。
损失程度:为了测定穗腐病造成的经济损失,将沈单10按果穗大?。『Τ潭确掷啵延胁」敕殖?级,测定各级果穗长度,无病果穗粒重(w),有病果穗中健康粒重(y),各级损失情况以公式损失率(%)=[(w-y)/w]×100计算 。测算结果表明,果穗受害后0、1.2.3.4级的损失率分别为0、18.4%、27.3%、45.0%、68.2% 。
症状:玉米穗腐病在田间自幼苗至成熟期都可发生,最典型的症状为种子霉烂、弱苗、茎腐、穗腐,其中以穗腐的经济损失最为严重:
种子霉烂与弱苗:病菌污染粘附在种子表面,经播种后,受害重者不能发芽而霉烂 , 造成缺苗断垄;轻者出苗后生长细弱缓慢,形成弱苗 。
穗腐:大田再侵染发病初期果穗花丝黑褐色,水浸状,穗轴顶端及籽粒变成黄褐色,粉红色或黑褐色,并扩展到果穗的1/3-1/2处,当多雨或湿度大时可扩展到全部果穗 。患病的籽粒表面生有灰白色或淡红色霉层,白絮状或绒状,果穗松软,穗轴黑褐色,髓部浅黄色或粉红色 , 折断露出维管束组织 。

病原菌:通过对庄浪县采集到的玉米病果穗不同部位镜检,并按真菌的分离和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镜检[5 。9],发现属典型的镰刀菌分生孢子,对照有关文献资料比较鉴定[1-8],属半知菌类、瘤座孢科、镰刀菌属(Fusarium)、小麦赤霉病菌(F.graminearumSchw),有性阶段属子囊菌纲、肉座菌目、赤霉属(Gibberella)的小麦赤霉病菌(G..zeae(schw)petch) , 为兼性寄生菌,寄主范围广,为害小麦、玉米等多种禾本科植物,引起苗枯,茎腐 , 基腐和穗腐 。
发病规律:病源菌从玉米苗期至种子贮藏期均可侵入与为害,而霉烂损失在果穗收获风干过程中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附着在种子、玉米根茬、茎秆、穗轴等植物病残体上腐生越冬,翌年在多雨潮湿的条件下,子囊孢子成熟飞散,落在玉米花丝上兼性寄生,然后经花丝侵入穗轴及籽粒引起穗腐 。穗腐的发病程度受品种、气候、玉米螟为害、农艺活动、果穗(原粮、种子)贮藏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 。
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庄浪县大面积种植的中单2号、酒单4号、酒单2号抗病性较强,病穗率在0-3%,而沈单10(组合Q1261/沈137)、沈单16(组合137/K12)不抗病,病穗率高达31.2%-46%,自交系478(组合8112/5003)及其杂交种掖单12.掖单13等高度感病 , 病穗率达50%左右 。据观察易感病品种青秆成熟,果穗花丝多,苞叶长而厚 , 籽粒排列紧密,穗轴含水量高,水分散失慢;而抗病品种果穗花丝少 , 苞叶?。ゲ孔蚜M饴?nbsp;, 在收获前已成熟下垂,雨水不易淋入 。另外,第2.3果穗发病率明显高于第1果穗,病害级数高 , 损失程度亦大 。

9-10月份降雨量及阴雨天数是发病的关键:玉米收获期及收获后由于秋雨连绵,造成农户对果穗不能及时收获和剥皮晾晒,给病菌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湿度条件,1999-2005年9-10月沈单10发病程度(y)与降雨量(x)的关系经回归统计分析:y=-0.751+0.311x,相关系数r=0.908>P0.01=0.874 , 说明x与y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相关性 。
温度条件适合病菌的生长发育:据资料介绍[2.4-5]:小麦赤霉病菌生长发育温度4-32℃,空气相对湿度80%-100%时发育最好;分生孢子在湿度条件适宜时,8℃左右即可产生,以25℃时产生速度最快 , 温度低于4℃ , 发芽速度极慢,至少需要1d以上;形成子囊孢子的最低温度9-10℃,子囊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4-35℃,以25-30℃为最适宜温度 。而庄浪县9/下-11/上是玉米成熟到果穗晾晒期,该段时间历年逐旬平均气温12.6-6.5℃ , 能够满足病菌生长发育 。如果果穗堆积在一起,呼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更有利于病菌再侵染,扩大病害程度 。
玉米螟为害严重的地块发病重:在调查中发现,凡被玉米螟为害的果穗或茎秆,穗腐与茎腐同时发生,经济损失重 。经统计分析,穗腐病发生率(%、y)与玉米螟虫株率(%、x)呈y=axb幂函数曲线关系[12 。13],y病=1.3712x0.9549虫,F=323.82**>F0.01=10.04,回归关系极显著;玉米螟防治与不防治的穗腐病发生率(%)经t测验,t=5.589**>df0.01=3.106的极显著标准 。这是因为玉米螟钻蛀所排粪便污染了茎秆与穗轴,给病菌的滋生提供了有利场所 。

【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 玉米常见病害,玉米病害防治措施】发病程度与种植方式和播期有关:根据调查,地膜覆盖种植的沈单16第1果穗发病率18.5%,第2果穗发病率31.3%,分别比露地发病率低16.1.19.2个百分点;谷雨前播种并1次全苗的沈单10发病率21.7% , 比立夏后补苗的发病率低21.6个百分点 。总结其发病率低的原因是地膜覆盖和适期早播,能提早玉米的成熟期,使易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较低的缘故 。
防治措施玉米穗腐病的初侵染来源广,湿度是关键,因此在防治策略上,必须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抗(耐)病品种,改善贮存条件,农药灌心与喷施保护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
1.选用抗病亲本(制种)或品种
建议科研单位、制种企业选用对穗腐病具有优良抗性的亲本及组合,建立无病制种基地,培育健康种子 。同时县市种子公司、农技中心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中 , 应把对该病的抗性列为鉴选重点 , 对抗性差的品种不予引种;庄浪县应在推广抗病品种中单2号、酒单2号、酒单4号的基础上 , 积极引进高产、抗病的新品种 。
2.地膜覆盖,适期早播
采用地膜全覆盖或半覆盖、适期早播可使玉米提早成熟,降低感病品种的穗轴和籽粒含水量,能有效减轻收获和贮存期的病菌感染 。
3.及时剥掉苞叶,防雨淋湿受潮
玉米收获期多秋雨,收获后的果穗不要堆集过厚,应及早剥去苞叶,打结成串挂在通风向阳处晾晒,对不能打结成串的果穗应摊薄晾晒,并经常翻动 , 防止受热而发病 , 如有降雨及时遮挡,防止雨淋 。折断病果穗霉烂顶端,防止穗腐病再新扩展
在剥苞叶过程中 , 对发现有病的果穗,应在发病与健康交接部位折去霉烂的顶端 , 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展,增加损失 。据试验观察:果穗受雨淋不剥苞叶堆积3d,果穗顶端霉烂长度由3cm扩展到7cm;剥掉苞叶如不清除病果穗顶端霉烂部分,在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由5cm扩展到15cm;对果穗霉烂部分清除不彻底,脱粒前期,穗腐病还会扩展2-5cm;而清除彻底干净 , 穗腐病就不在发展 。
4.早脱粒,防霉变
收获后将病果穗挑检出,尽早脱粒,并在日光下晾晒或在土坑上烘干,以防籽粒进一步受病菌感染霉烂 。
处理玉米秸秆,压低初侵染源 。
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大量累积是镰刀菌、玉米螟越冬的有利场所 。所以,必须对玉米秸秆、穗轴、根茬及时采取喂(饲喂家畜)、氨化(氨化饲草)、粉(粉碎喂猪)、沤(沤制肥料或作为沼气填充料)、烧(烧坑做饭)的办法彻底处理,减轻病虫初侵染源 。
5.种子精选包衣
因玉米种子表面病菌存活时间1a以上[5],生产经营单位,在供种前要对种子进行精?。?剔除秕小病籽,用20%福?克种衣剂包衣[14],每100kg种子用药量444.4-800g,或用30%多?克?福种衣剂包衣 , 每100kg种子用药量214-300g 。
6.化学药剂防治
在玉米喇叭口期,用直径2mm左右水洗河沙5kg与20%氰戊菊酯8-10ml,50%多菌灵WP50g均匀搅拌制成的颗粒剂 , 每hm2用量60-75kg灌入玉米心叶正中心和组成心叶丛的4-5片叶间隙,避免在结露和卷叶时施药,据试验:灌心不仅对玉米螟防治效果达100%,而且对玉米穗腐病、粘虫、蚜虫防治效果达90%以上 。同时在玉米收获前15d左右用50%多菌灵WP1000倍液在果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