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此句诗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 , 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
《行路难其一》原文金樽清酒斗十千 , 玉盘珍羞直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 , 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 , 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 , 直挂云帆济沧海 。
《行路难其一》翻译金杯中的美酒一斗价十千,玉盘里的菜肴珍贵值万钱 。
但心情愁烦使得我放下杯筷,不愿进餐 。拔出宝剑环顾四周,心里一片茫然 。
想渡过黄河,坚冰堵塞大川;想登太行山 , 大雪遍布高山 。
遥想当年,姜太公磻溪垂钓 , 得遇重才的文王;伊尹乘舟梦日 , 受聘在商汤身边 。
人生的道路何等艰难,何等艰难,歧路纷杂,真正的大道究竟在哪边?
坚信乘风破浪的时机定会到来,到那时,将扬起征帆远渡碧海青天 。
《行路难其一》注释⑴樽(zūn):古代盛酒的器具,以金为饰 。清酒:清醇的美酒 。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高 。
⑵珍羞:珍贵的菜肴 。羞,同“馐”,美味的食物 。直:通“值”,价值 。
⑶箸(zhù):筷子 。
⑷“闲来”二句:表示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 。这两句暗用两个典故:姜太公吕尚曾在渭水的磻溪上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日月旁边经过 , 后被商汤聘请,助商灭夏 。碧,一作“坐” 。
⑸“多歧路”二句:岔道这么多,如今身在何处?歧 , 一作“岐” 。安,哪里 。
⑹长风破浪:比喻实现政治理想 。据《宋书·宗悫传》载:宗悫少年时,叔父宗炳问他的志向,他说:“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
⑺云帆:高高的船帆 。船在海里航行 , 因天水相连,船帆好像出没在云雾之中 。
《行路难其一》赏析写世道艰难,表达了离愁别绪 。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厚友情 , 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饯行 。“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 , 因为这美酒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肯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 。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放下了 。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 。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 , 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 。
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 。一个怀有伟大政治抱负的人物,在受诏入京、有幸接近皇帝的时候,皇帝却不能任用,被“赐金还山”,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的性格,从“拔剑四顾”开始,就表示着不甘消沉,而要继续追求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姜尚,八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 。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 。
“行路难 ,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姜尚、伊尹的遇合,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 , 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要走的路 , 究竟在哪里呢?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 , 决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馁 。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徨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此句诗表达了他准备冲破一切阻力,去施展自己的抱负的豪迈气概和乐观精神 。给遇到挫折,遭遇困难,受到打击而感到前路茫然的人们一种信心、一种勇气、一股力量 。他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像刘宋时宗悫所说的那样,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 , 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
《行路难》创作背景【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深层含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赏析】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诏入京 , 担任翰林供奉 。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才高志大 , 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 。可是入京后,他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 , 变相撵出了长安 。《唐宋诗醇》以为《行路难三首》皆天宝三载(744年)离开长安时所作,詹锳《李白诗文系年》、裴斐《太白乐府举隅》从之 。郁贤皓《李白集》以为前两首作于开元十九年(731年)前后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无成而归之时,第三首作年不详 。
《行路难》作者介绍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有“诗仙”之美誉 , 与杜甫并称“李杜” 。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诗风雄奇豪放 , 想像丰富 , 语言流转自然 , 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 , 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 , 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 。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