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子骞简介 闵子骞内容简介

闵子骞简介 闵子骞内容简介

【闵子骞简介 闵子骞内容简介】1、闵子骞传说是山东省的中国民间传说故事之一,属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2、闵子(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87年),名损,字子骞 。春秋时期鲁国人 。孔子的弟子,他和颜回、冉伯牛、仲弓被列为孔门德行科的优秀生 。孔子曾说:“任用德行,(在弟子中可仕之人)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论语》中还收入孔子这样一句感叹:“孝哉闵子骞 。”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元朝人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将闵子骞孝亲的故事排在第三 , 使之家喻户晓,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史上著名的先贤之一 。
3、闵子骞(前536--前487),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鲁国(现安徽宿州市埇桥区闵贤村)人,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为七十二贤人之一 。他为人所称道,主要是他的孝 , 作为二十四孝子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闵子骞排在第三,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先贤人物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子骞少时为后母虐待,冬天,后母以芦花衣损,以棉絮已所生二子 。子骞寒冷不禁,父不知情,反斥之为惰,笞之,见衣绽处芦花飞出,复查后母之子皆厚絮,愧忿之极,欲出后母 。子骞跪求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其父这才饶恕了后妻 。从此以后,继母对待子骞如同己子,全家和睦 。后人把这一故事称为“单衣顺亲”和“鞭打芦花” 。有诗赞曰:闵氏有贤郎,何曾怨后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


4、闵子骞崇尚节俭 , 鲁国要扩建新库房 , 争取他的意见时,他批评说:“原来的库房就很好,为什么再劳民伤财去改造?”孔子赞成他的意见,赞扬说:“这个人平时不乱说 , 讲出话来就非常正确 。”
5、季桓子想聘请他当费邑宰,管理费地 。开始时闵子骞不同意,对来人说:“好好给我辞去这个职务,如果再来,我就离开此地到汶上去(暗指离鲁奔齐) 。”可是后来经孔子劝说 , 还是任了费宰,并把家迁到东蒙之阳,村名闵子庄(今闵家寨) 。他治理费地很有成绩,但看不惯季氏行为,最后毅然辞职 。由此可以看出闵子骞刚正不阿的品格 。

6、闵子骞曾随孔子去列国游学,病卒于长清县内 。闵子骞葬于何地尚无确址 , 但他儿子闵沃盈葬在闵家寨却是人所共知 。因此,闵家寨闵子祠成为海内闵氏续谱处和祭祀处 。其面积约有二十余亩,曾十一次重修,有碑碣百余通 。正阳门三间,上悬乾隆皇帝手书“笃圣祠”三个金光大字 , 今尚有遗址 。
7、济南也有闵子骞的纪念祠堂,坐落于百花公园西侧 。推开两扇虚掩的木板门,向南而行 , 就可看见一个高约两米的坟堆 。在坟堆四周,立有数十尊石羊、石马、石狮、石龟、石佛、铜佛 。此处还立着刻有“首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据说,文革前(60年代)闵子骞墓规模还很大,当时墓区南北长约300米 , 东西宽200米 。墓堆封土直径七八米,高十几米,周围还有合抱粗的古树30余棵,历代碑刻10余尊 。文革时整个墓区遭到严重破坏 , 祠堂被拆掉 , 碑刻被毁,古树被砍,仅剩两棵 , 封土被挖去烧砖瓦,空闲处还建了鸡舍 。文革后,不少市民多次呼吁,有关部门也做了努力,但至今未能修复 。据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的同志介绍,文物部门已着手研究方案,准备让沉寂多年的闵子骞墓重见“光明”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