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有哪些影响?有什么应对措施?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有哪些影响?有什么应对措施?

自2018年以来,我国已发生了110多起非洲猪瘟事件,遍布全国各地,养猪大疫情比较严重,进入后非洲猪瘟时代 。那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有哪些影响呢?有什么应对措施吗?
【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有哪些影响?有什么应对措施?】
一、非洲猪瘟对我国养猪业的影响与挑战
1.非洲猪瘟造成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
(1)直接导致死亡和扑杀损失 。非洲猪瘟发生区域发病猪场死亡数量和发病猪场周边扑杀数量约100多万头 。
(2)实施跨禁运损失严重 。非洲猪瘟发生后,为防止疫情传播 , 相关部门禁止生猪、种猪跨运输 , 影响了生猪市场行情,造成不同区域的生猪价格出现波动 。南方份生猪养殖较少,猪肉供不应求且价格高;生猪主产区产值过剩、价格低迷,导致养猪企业亏损,不得不压缩养殖规模 。
(3)种猪场损失巨大 。我国的种猪企业、核心猪场大多集中在少数份 , 种猪面向全国销售 。跨禁运后,一些繁育场为防控非洲猪瘟,采取自繁自养、不引种,导致种猪场种猪销售不畅,只好减群、缩群,压缩生产规模 。,2019年2月,山东33家一级以上纯种猪扩繁场种猪存栏比2018年7月下降41.2%,种猪内销售量逐月递减,跌幅明显,外销售2018年9月以后也基本停滞 。
(4)养猪模式的弊端导致生产规模缩减 。随着养猪场规模化发展,资本的大量投入,养猪企业实行细化分工,改变自繁自养模式为主为公司加农户的养殖方式 。公司集中饲养母猪,繁殖生产断奶仔猪销售给农户饲养,此模式一直为大型企业所追求 , 并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是,随着非洲猪瘟的发生 , 公司繁育的断奶仔猪没有客户,加之自身没有建设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猪舍,只好压缩规模,减群生产或关闭猪场 。
(5)猪肉销量减少导致生猪价格低迷,生猪产量减少 。由于消费者对非洲猪瘟存有恐慌心理,以及生猪屠宰企业库存量增加,导致肉产品销量减少 。据山东189家生猪屠宰企业月报数据显示,2019年2月生猪屠宰量、销售量比较1月下降明显 , 库存量同比有所增加 。
(6)业主心存恐慌,放弃养猪或不敢养猪 。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养殖?。ɑВ┛只判睦砑泳?,快速抛售存栏猪 , 很多地方出栏的育肥猪重量只有90~95千克 , 个别地方还不足90千克 。养殖户不敢补栏 , 自繁自育的企业调整母猪群后不再补栏,单纯育肥场出栏后停止补栏的现象也比较普遍 。
生猪市场价格过低,养殖户不愿投资 , 特别是当猪群发生疫情时 , 更不愿投药治疗;当周边猪场发生疫情时,害怕自家猪场感染而淘汰猪群 。
当前,生猪产业面临较大的困难:一是种猪数量减少 。种猪场资金链紧张 , 销售停滞,种猪存栏减少,导致后续供种能力严重受创 。二是出栏减少 。自繁自育场能繁母猪存栏下降,单纯育肥场补栏意愿不强,观望态度加重,空栏增多,后期育肥猪供应明显减少 。三是价格上涨 。短期内生猪产销基本维持平衡 , 但生猪供需紧张的局面已经显现,并长时间存在,猪肉产品价格可能出现较大幅度上涨 。

为掌握各地生猪产能及产销情况,研判2019年生猪稳产保供形势 。2019年2月 ,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和全国畜牧总站在全国6个区进行了专题调研,每个区抽调一个发生疫情的生猪生产大县和一个未发生疫情的生猪生产大县 。调研结果表明:2019年1月,河南能繁母猪存栏6.8万头,同比减少26%;10家企业能繁母猪存栏仅有4000头左右,其中,原种和祖代能繁母猪存栏减少7300头,减少幅度高达91% 。2019年1月,广东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6%,其中 , 降幅较大的监测点为阳江市阳东区东安镇(降幅81%)、鹤山市南靖村(降幅81%)和佛山市三水区竹山镇(降幅71%) 。2019年1月 , 吉林定点监测生猪存栏同比下降2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23%;定点监测规模场生猪存栏同比下降15%,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38%;生猪调出大县存栏降幅更大 , 公主岭市能繁母猪存栏约7万头 , 与2018年同期比较减少近一半;农安县能繁母猪存栏约10万头,同比下降35% 。2019年1月 , 江苏生猪存栏1561万头,同比下降18.3%;能繁母猪存栏141.6万头,同比下降28% 。据对10个专门屠宰母猪的屠宰场监测,2018年四季度母猪屠宰量19.78万头,同比增长47.33%;2019年1月母猪屠宰量11.7万头 , 同比增长208% 。
2.影响我国养猪业布局
为了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保护环境卫生,原农业部4月18日印发了《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对我国的养猪业提出战略性规划 , 在全国设立了重点发展区域:河南、重庆市、四川、海南、广西壮族自治区、河北和山东 。潜力增长区域:辽宁、吉林、内蒙古自治区、云南、贵州和黑龙江 。适度发展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宁夏回族自治区、山西、陕西和甘肃 。约束发展区域: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江苏、浙江、湖南、广东等南方水网地区 。
养殖区域的划分,环保压力的增大,导致约束发展区域的养猪场大量外迁,生猪数量减少 , 而此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猪肉需求量大;重点发展区域养猪数量较多、规模较大,随着大量资本投入,必然导致产能过剩 。目前已经形成了南猪北养、西猪东调的格局 , 非洲猪瘟的肆虐无疑为其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南方多数区域饮食习惯倾向于热胴体,而北方消费者则热衷于冷鲜肉 。非洲猪瘟的暴发 , 跨区禁运措施的实施,使生猪供求产生矛盾,冲撞了养殖区域划分方案,需要重新规划国内养猪业布局 。

3.影响我国养猪模式
近几年来 , 大型养殖公司一直采用龙头企业集团融合中小养殖户发展产业化、“公司+家庭农场”“核心繁育猪场+卫星育肥场”的聚落式养猪模式,组建了多处“航母级”养猪集团 , 养猪业得到快速发展 。非洲猪瘟给这种模式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 有关企业需要调整养殖方式和运营模式,国家核心种猪场、一级繁育猪场的布局 , 也需要重新考量 。
4.影响畜牧业养殖格局
目前,我国养猪业占畜牧业的比重高达50%以上,猪肉消费占肉类消费60%以上 。非洲猪瘟动摇了养猪户的信心和补栏意愿,因此必须加快其他畜禽养殖业的发展 , 促进牛、羊、禽肉的生产和消费,减轻消费者对猪肉的过度依赖,改变“猪肉一统天下”的养殖格局 。
二、对非洲猪瘟有哪些应对措施
1.提升生物安全措施
众所周知,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是预防控制传染性疾病形成的三大要素 。生物安全是一种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 , 包括良好饲养方式和管理在内的预防疾病发生的生产体系 。建立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以养为主,养重于防,防重于治” 。
(1)“养”是生物安全的基础,能提高易感猪群的不易感性 。多年来 , 随着高热病、蓝耳病、腹泻病、非洲猪瘟等病的发生,养殖户要更加重视兽医工作和猪病治疗以及如何养猪的问题,喂猪不等于养猪 。“养”乃营养,是猪群生长、生产所必需,对生猪免疫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优质日粮来保障 。保护易感动物可通过饲料营养来调控生猪免疫状态,所以营养是生物安全的基础,也是疾病防治的基础 。
机体代谢和生产性能表现以及免疫系统发育和功能发挥是以营养物质为基?。怯跋旎迕庖吡Φ耐獠炕肪持械牡谝灰?。任何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的缺乏或过剩都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
蛋白质和氨基酸:蛋白质缺乏会引起淋巴结和胸腺萎缩、血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补体效价降低 。蛋氨酸缺乏能引起胸腺萎缩、苏氨酸缺乏会抑制Ig形成 , 以及T细胞、B细胞和抗体的产生;半胱氨酸参与保护细胞免受活性氧以及清除自由基的有害影响 。
脂肪:高脂日粮会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过量的饱和脂肪酸会抑制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玉米油、亚麻油和可可油能提高抗体的生成 。

维生素:维生素是维持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营养物质 。维生素A是T细胞活化的参与因子,维生素A缺乏会使T细胞活化受阻 , 导致Ig水平下降;同时,维生素A还对淋巴细胞和外周血中的T细胞分化亚群数起着调节作用 。维生素E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它能增强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降低应激反应,保护淋巴细胞膜,维持免疫系统的完整性 。其他维生素,如叶酸、泛酸、核黄素和胆碱等 , 对免疫力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
矿物质:缺铁导致贫血,血清补体活性下降,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但高铜又会增加机体对细菌和寄生虫感染的敏感性 。锌的缺乏会引起胸腺萎缩,肾上腺皮质酮增高 , 白细胞减少.并使其吞噬活性被抑制乃至完全丧失;但锌过量也会使免疫受到抑制 。硒是一种免疫促进剂,硒缺乏会使淋巴组织坏死 。铬是葡萄糖耐受因子的组成成分,增加铬可促进T细胞和B细胞的生成 。
杜绝日粮中霉菌毒素、药物毒素等有害物质 。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等)、重金属(如汞、砷、铅等)、工业化学物质、杀虫剂等统称为免疫毒物,能毒害和干扰动物机体免疫系统正常的生理机能,过多摄入会使免疫组织器官活性降低,抗体生成减少 。近年来 , 母猪发病越来越多,重要原因就是母猪采食量较大,摄入的霉菌毒素体内蓄积较多,导致猪附红细胞体病等慢性发生,由于猪群处于亚健康状态 , 容易发生重大疫情 。
为此,在没有非洲猪瘟疫苗的情况下,通过日粮营养改善机体抗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细胞(T细胞、B细胞)活性 , 提高猪群抵御外来疾病的能力,要合理搭配日粮,精准营养,切实做好各类猪群饲料调配工作,以满足不同猪种生长和生产需求,培育健康、健壮猪群,降低猪群对非洲猪瘟的易感性,增强机体免疫细胞活性和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提高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
(2)“防”是生物安全的关键,是切断病原与易感猪群的传播途径,包括消毒、隔离、免疫等 。做好生物防控,猪场要严格管控人流、物流、车流、猪流,建立针对老鼠、苍蝇、蚊子、鸟类、蛇类的防控体系 。
消毒是猪场最重要的防疫措施 。一要做好消毒计划和消毒方案;二要严格选择消毒药物,并根据消毒场地面积确定每平方米消毒液用量和稀释倍数等 。消毒对象包括猪场饲养员和管理人员 , 以及进入猪场的饲料、兽药、疫苗、生产工具和猪粪尿等 。
做好环境控制,猪场外要做到远离、隔离、阻断、中转;猪场内要做到独立、干燥、通透、阳光照射 。
隔离是将易感猪群远离病源,阻断猪群感染病源的一种有效方法 。隔离设施包含选址建场、隔离舍、分舍饲养、消毒间、隔离栏等;隔离措施有全进全出、早期断奶、批次化生产、转群生产、猪转群洗澡、阶段性生产和工作人员洗澡、换衣、换鞋、洗手等 。
免疫是通过免疫接种疫苗的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达到抵抗疾病的目的,尽管目前还没有非洲猪瘟疫苗问世,但要做好其他常见病的免疫工作 。应根据养猪场本场的疫病实际流行情况,考虑猪场所在地区疫病的流行特点,结合猪群的种类、年龄、饲养管理、母源抗体的干扰以及疫苗的性质、类型和免疫途径等因素和免疫监测结果,制定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免疫接种规程,做好免疫记录和免疫检测,确保免疫有效 。
(3)“治”是生物安全失败后一种补救措施 。非洲猪瘟是一类病毒性传染?。壳懊挥杏行б┪锟梢灾瘟?。
2.加强自繁自养猪场建设
自繁自养猪场疫情稳定 , 自然不会出现交叉感染 。因此 , 必须加强自繁自养猪场的建设规模,强化标准化管理模式,降低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 。
3.提高防范意识
猪场场长、兽医和所有养猪人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和技能培训,切实掌握防范知识,认识各种疫情的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遇到疑似非洲猪瘟病例不恐慌,科学应对 。
4.提高监测频率
在非洲猪瘟流行期间,养殖场应全面彻查一切疾病的来源和传播途径,成立以主管兽医为责任人的检测小组,提高监测频率,实现精准检测,执行检测登记制度,建立检测档案,追踪所有疑似病例,认真仔细排查疫情,一经发现,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及早控制疫情发展 。
5.加强重点环节管控,阻断疫情传播途径
加强生猪、种猪引种及其产品调出的监管和运猪车辆的监管 , 防止病猪从高风险区域流向低风险区域 , 禁止使用餐厨剩余物喂猪,切断最有可能的传播链条 。屠宰环节中要开展非洲猪瘟检测,避免病毒随猪肉流向市场 。
加强走私猪产品的监管 。欧洲地区不消费猪下水,价格便宜,而我国有人为了丰厚利润,铤而走险走私猪下水 。据联合国贸易数,2017年以来,欧洲12个疫情国向越南、韩国、中国等国家 , 出口风险猪产品达40多万吨,其中相当一部分通过走私进入中国 。中国在查获一批猪肚中,已经检测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
6.加强非洲猪瘟科普知识宣传,科学引导社会舆论
通过主流媒体及时公布疫情发生情况和防控工作进展,组织专家学者对非洲猪瘟科普知识和热点问题进行科学解读,面向全社会养猪人员和消费者开展多种培训活动,提振养殖户和社会公众的信心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