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不进去 补不进去是什么原因

补不进去 补不进去是什么原因

导读:欧阳前辈从六个方面说明“虚不受补”的原因,有理有据,论证详实 。对中医治病原则的把控和现今的养生观念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特此整理推送,以飨读者 。

古人说:实而误补,因必增邪 。即使病人有些虚证,但以邪实为主,辨证不明,若骤用补药,会产生闭门留寇助长病邪的副作用 。
还有一种大实证,也有时表现出一些虚证的假象,这是真实假虚,正如古人所说的大实有贏状,误补益疾 。像这样不应补而补之,就会出现虚不受补了 。
02
其次,要辨别虚证的分类 。
如一般有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类 。而且要根据虚证的患病部位:如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心血虚、肝血虚;心阴虚、肺阴虚、胃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心阳虚、脾阳虚、肾阳虚等基本类型 。
故补药也要分为益气、养血、滋阴、助阳四大类 。
如果不辨气血阴阳,不分五脏六腑,随便施补,不但不能补其正气,且会加重阴阳失调,损害正常机能 , 破坏机体平衡,使病情加剧或恶化 。

如阳虚者,是阳虚而阴偏盛,如误用滋阴药,就会助长过盛之阴,重竭其阳,使阴虚加重 。
反之 , 阴虚者,是阴虚而阳偏盛.如误用助阳药,等于火上浇油,阳气更盛 , 耗伤阴精,使阴虚加重 。
故滥用补药,或补不得法 , 也是会造成虚不受补的后果 。
03
第三 , 人体是一个统一有机体,五脏六腑,气血阴阳,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 。
如气虚可导致阳虚 , 故阳虚多兼气虚 。血虚可导致阴虚 , 阴虚者多兼血虚 。但还有气血两亏,阴阳俱虚,甚至几脏同病等错综复杂情况 。
这里需要分清标本 , 不能颠倒标本关系,乱投补药 。
复杂的虚证中,有先后主次,轻重缓急之分 。治疗时要根据不同情况,采用单纯针对主要矛盾,或主次兼顾,或虚则补其母等方法 。

如正虚邪实,正虚是主,宜先扶正,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正复则邪去 。
邪实为主,则宜先祛邪,为正气恢复创造条件,邪去则正安,此则以攻为补 。
正虚邪实并重时 , 则又宜攻补兼施,使邪去正复,故攻补不能偏使 。
04
第四,治病当保胃气为主 , 脾胃为后天之本,机体营养之源 。
即药物也要经过脾胃运化,才能输布全身,故用药要注意不能损害脾胃功能,古有“胃气一散,则百病难施”之诫 。
切记保护胃气的重要 , 益气须忌壅滞,养血须忌滋腻 , 滋阴须忌苦寒,助阳须忌泄气 。
如虚证又兼脾胃有?。?宜先调理脾胃,或调理脾胃为主,兼顾他症,这样始能照顾全面 。
05
第五 , 要精确掌握剂量 。
药量太轻,杯水车薪 , 自然不能治病,无济于事 。但认为补药剂量 , 越大越好,任意加大补药剂量,不但浪费药品,且会造成不良后果 。
补虚不能操之过急,应注意药力和缓,用量从轻 。
但在急重危证时 , 气血暴然虚脱之例,则应大剂峻补,药味宜少 , 药量宜重,使药力专一,以获速效 。如独参汤、参附汤、当归补血汤就是这类典范 。
06
第六,要认清病机,有守有变 。
久虚之证,即使辨证论治正确 , 也难速效 。须有识有守 , 不能胸无定见,急于谋成 。
论治要随着证候的发展而变化,不能简单地把有效或无效作为守方和变方的标准 。必须坚持辨证论治原则 , 法随证转,有守有变 , 灵活机动 。
【补不进去 补不进去是什么原因】总之 , 对于施补,俗话说:三分药七分养,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 。病人在饮食起居方面,积极配合治疗,是能战胜疾病 , 恢复健康的重要手段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