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看人
(1)一次,柏拉图对老师苏格拉底说:“东格拉底这人很不怎么样!”苏格拉底问:“这话怎么说?”柏拉图说:“他老是挑剔你的学说,并且不喜欢你的扁鼻子 。”苏格拉底笑了笑 , 缓缓地说:“可我倒觉得,他这人很不错 。”
(2)柏拉图问:“你怎么会这样认为呢?”苏格拉底说:“他对他的母亲很孝顺 , 每天都照顾得非常周到;他对他的老师十分尊敬,从来没有对老师不恭的行为;他对朋友们很真诚 , 常常当面指出别人的弱点,帮助改正;他对孩子很友善,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做游戏;他对穷人富有同情和怜悯 , 有一次,我亲眼看见他搜出身上最后一个铜板,丢进了乞丐的帽子里……”
(3)“但是,他对你却不那么尊敬?。卑乩妓?。“孩子,问题就在这里,”苏格拉底站起身来,慈爱地抚摸着柏拉图的肩头,说,“一个人如果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看待别人,常常会把人看错 。所以 , 我看人,从来不看他对我如何,而看他对待别人如何 。”
2、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1)美国前总统里根小时候曾到一家制鞋店做一双鞋 。鞋匠问年幼的里根:“你是想要方头鞋还是圆头鞋?”里根不知道哪种鞋适合自己,一时回答不上来 。于是,鞋匠叫他回去考虑清楚后再来告诉他 。过了几天,这位鞋匠在街上碰见里根,又问起鞋子的事情 。里根仍然举棋不定,最后鞋匠对他说:“好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两天后你来取新鞋 。”
(2)去店里取鞋的时候,里根发现鞋匠给自己做的鞋子一只是方头的,另一只是圆头的 。“怎么会这样?”他感到纳闷 。“等了你几天,你都拿不出主意 , 当然就由我这个做鞋的来决定啦 。这是给你一个教训,不要让人家来替你作决定 。”鞋匠回答 。里根后来回忆起这段往事时说:“从那以后 , 我认识到一点: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 。如果自己遇事犹豫不决 , 就等于把决定权拱手让给了别人 。一旦别人作出糟糕的决定,到时后悔的是自己 。”
3、缺边的牡丹
(1)中国著名的国画画家俞仲林擅长画牡丹 。有一次,某人慕名买了一幅他亲手所绘的牡丹,回去以后,很高兴地挂在客厅里 。此人的一位朋友看到了,大呼不吉利,因为这朵花没有画完全,缺了一部分 , 而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角 , 岂不是“富贵不全”吗?此人一看也大为吃惊 , 认为牡丹缺了一边总是不妥,拿回去准备请俞仲林重画一幅 。俞仲林听了他的理由 , 灵机一动,告诉这个买主,牡丹代表富贵,缺了一边,不就是“富贵无边”吗?那人听了俞仲林的解释,高高兴兴地捧着画回去了 。
(2)同样一件事情 , 角度不同、看法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知 。让我们凡事多往好处想,以致少生烦恼、苦恼,而多有喜乐、平安 。两人同时望向窗外,一人看到星星 , 一人看到污泥 。
4、身残志坚的作家安意如
(1)安意如,一个身残志坚的女孩,她有着自己的梦想 。《观音》是出自她之手的新书 , 这是一本关于元杂剧的赏析类作品 。下笔之前,她料到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与唐诗宋词不同 , 元杂剧是冷门中的冷门,她坚持不懈没有放弃 。不仅一年之内连续推出《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成为第一位靠解读古典文学出名的青年作家 , 而且使她的《观音》在继《梅兰芳》之后让京剧再度升温 。
(2)或者,你不能相信这位著名的青年作家竟是靠拐杖来生活的,1984年安意如出生在安徽,因为早产缺氧,使她患上了脑瘫 , 父母仍把她送到普通学校读书 。面对同学的嘲笑,她没有因此而自卑,寂寞煎熬了她,也成就了她 。
5、李阳学习英语的故事
(1)李阳祖籍山西,1969年出生于祖国大西北的新疆乌鲁木齐 。其父母六十年代大学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志愿支援边疆建设 。李阳中学的学习状况不很理想 , 1985-1986年高三期间因对学习失去信心曾几欲退学,1986年自新疆实验中学勉强考入兰州大学工程力学系 。大学一二年级李阳多次补考英语 。
(2)为了彻底改变英语学习失败的窘况,李阳开始奋起一博,他摒弃了偏重语法训练和阅读训练的传统,另辟蹊径 , 从口语突破,并独创性将考试题变成了朗朗上口的句子 , 然后脱口而出 。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李阳在1988年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一举获得全校第二名的优异成绩 。
李阳,绝对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榜样 。基础差不要紧,笨鸟先飞嘛,关键是我们要引导学生树立起学好英语的自信心:人家可以讲一口流利、纯正、地道的英语,我们也一定能!
6、希望是生命的全部
(1)一位演奏二胡的盲人 , 渴望能够在他有生之年看看这个世界,但是遍访名医 , 都说没有办法 。有一日,这位民间艺人碰见一个道士,这位道士对他说:“我给你一个保证能治好眼睛的药方,不过,你得拉断1000根弦,才可以打开这张纸单 。在这之前,是不能生效的 。”
(2)于是这位琴师带了一位也是双目失明的小徒弟游走四方 , 尽心尽意地以演奏为生 。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在他拉断了第1000根弦的时候 , 这位民间艺人急不可待地将那张永远藏在怀里的药方拿了出来,请明眼的人代他看看上面写的到底是什么药材 , 好治他的眼睛 。
(3)明眼人接过纸单一看,说:“这是一张白纸嘛 , 并没有写一个字 。”那位琴师听了,潸然泪下 , 突然明白了道士那“1000根弦”背后的意义 。就为着这一个“希望”,支持他心情地演奏下去 , 而匆匆53年就如此活了下来 。这位老了的盲眼艺人,没有把这故事的真相告诉他的徒儿 , 而是又将这张白纸慎重地交给了他那也渴望能够看见光明的弟子,这个盲眼艺人就是创作《二泉映月》的阿炳 。
7、凡高画向日葵
(1)名画家凡高家里很穷,只能买较便宜的黄色颜料来画画 。他非常喜欢画花,就去寻找花色的花朵,终于找到了向日葵 。他把向日葵插在花瓶里画了起来,画着画着 , 他发现向日葵并不是都向着自己,而是有的向上,有的向下,还有的向左、向右 。他悟出了一个道理:花儿是向大家开放的,它不会永远朝一个人微笑 。凡高越画越有劲 , 一连画了许多张,和向日葵成了好朋友 。
(2)有一次,凡高画的向日葵参加一个画展,大家看了都非常惊奇地说:“我们画的花总是朵朵向着自己 , 可是凡高画的花却向着我们大家,佩服!佩服!”从此,凡高画的向日葵就成了世界名画 。
8、柳传志的自律
(1)时间观念反映着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和生活态度 。柳传志以“自律”在业界享有盛名 。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 。守信首先表现在他的守时上,柳传志本人在守时方面的表现让人惊叹 。在20多年无数次的大小会议中 , 他迟到的次数大概不超过五次 。
(2)有一次他到中国人民大学去演讲,为了不迟到,他特意早到半个小时,在会场外坐在车里等待,开会前10分钟从车里出来,到会场时一分不差 。
(3)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 。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六点左右赶到了温州 。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
9、坚守尊严的贝多芬
(1)德国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在维也纳时,曾受到李希诺夫斯基公爵的倾慕和照顾,他感激公爵,但并不因此出卖尊严 。一次,公爵要求贝多芬到他家为一批占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队的军官演奏 。贝多芬看不起公爵这种阿谀逢迎的态度,断然拒绝了 。公爵凭他的地位和布施者的身份 , 一定要贝多芬演奏 。
公爵的傲慢冒犯了贝多芬的自尊,他冒着倾盆大雨冲出公爵的庄园 , 一回到家中,就把案头上公爵的半身塑像猛地掷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 并给公爵写了一封信 。他写道:“公爵,你之为你,是由于偶然的出身; 我之为我 , 是靠我自己 。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却只有一个 。”
(2)还有一次,贝多芬与大诗人歌德在一起散步,途中与一群德意志、奥地利的权贵相遇 。歌德对权贵肃然起敬,这使贝多芬十分恼火 。他极力劝歌德不必卑躬屈膝,但歌德还是抽出被贝多芬挽住的手臂,恭敬地站在路旁 , 向皇族们一一行礼 。只见贝多芬昂然背着手走过去 , 这些皇族们却首先向贝多芬打招呼,脱帽致意 。贝多芬的自尊,为他赢得了别人的尊敬 。
10、列宁理发的故事
(1)十月革命胜利后的一天,列宁到理发馆去理发 。当时,屋子里已经来了很多人 。列宁一进门,便问谁是最末位的一位,意思是按照先后的次序等候 。等着理发的人都认识列宁,知道列宁日夜为国家大事操劳,每一分钟都是极其宝贵的 。于是急着对他说:“谁是末了一位这不要紧,现在空出位置来,请你先理吧 。”
列宁回答说:“谢谢诸位同志们 。不过这是要不得的 , 应该按班次和守秩序 。我们自己订的法律 , 应该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去遵守它 。”列宁一面说着,就一面找个椅子坐下来 , 并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报纸看起来 。等着理发的人们看到列宁态度很坚决,再没有说什么,都以敬佩的眼光看着自己的革命领袖 。
【立志的故事】(2)在规定、制度、公约面前 , 人们是一律平等的 。比如理发要按先后次序,这对谁都应该一样——不管是普通群众还是革命领袖 。人们所以向列宁投来敬佩的眼光,就在于他以普通顾客的身份出现,并且在人们衷心地要求他可以不讲秩序的时候 , 他仍然坚持“在一切琐碎的生活里”讲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