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病虫害防治知识 蜜蜂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有哪些

蜜蜂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昆虫 , 它的养殖也特别普遍 , 在养殖当中 , 我们也要做好各方面的工作 , 其中 , 对病虫害的防治更是关键 , 那么 , 蜜蜂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有哪些?下面一起来进行一下了解 。
一、美洲幼虫腐臭病
(一)发病季节及危害:该病多发生于夏季高温季节 , 主要危害蜜蜂幼虫 , 导致幼虫体腐烂 , 故又称“烂子病” 。由于该病发生在蜂群繁殖和采蜜期 , 因此使群势削弱 , 生产能力下降(产蜜量下降20—80%) , 治疗期较长 , 是养蜂生产中具有毁灭性的病害之一 。
(二)病原:该病由幼虫芽孢杆菌引起 。该病菌营养体为单生杆状或链状;在胡萝卜—酵母—琼脂培养基上经24小时、37℃恒温培养能够正常生长 , 并形成乳白色、半透明、稍突起的菌落;属兼性厌氧菌 。由于该菌能形成芽孢 , 因而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很强 , 在幼虫尸体内或干燥土壤中可存活数年之久 。但在100℃的水中经15分钟芽孢即可杀死;在10%福尔马林溶液中只能存活数小时 。
(三)症状及诊断要点:患病蜂群中 , 封盖子脾颜色变深 , 表面湿润 , 油光 , 仔细观察有针头大的穿孔 , 蜂房盖下陷 。该病一般是2日龄幼虫感染 , 4—5日龄时表现症状 , 封盖后死亡 。体色变化为:苍白—淡黄—浅褐—棕褐—黑色(干枯) 。患病幼虫头朝上 , 尾尖在巢房低部 , 腐烂后的幼虫尸体具粘性 , 有鱼腥臭味 , 挑起时可拉丝2—3寸 , 干枯后呈鳞片状 , 紧贴巢房壁 , 较难清除 。该病除典型病状外 , 还可进行牛奶鉴别诊断:该病菌能使浑浊的牛奶凝固沉淀 。
(四)预防和治疗:1、预防 。可通过在越冬包装前对巢脾和蜂具彻底消毒;生产季节严格遵守卫生操作规程;不购买来路不明的饲料和蜂群;对发病蜂群隔离治疗;用0.1%磺胺噻唑钠或呋喃西林、适量抗生素等常年性预防喷喂 。2、治疗 。可结合彻底换脾换箱、用磺胺噻唑钠0.5-1克/公斤糖浆(50%)或四环素(土霉素)10-20万国际地位/公斤糖浆(50%)喷脾 , 同时结合饲喂效果较好 。中国蜜蜂研究所蜂药厂生产的“保幼康”效果也好 , 每个疗程用药3-4次(4天一次) , 一般2个疗程便可治愈 。
二、欧洲幼虫腐臭病
(一)发病季节及危害:该病多发于早春、晚秋低温季节 , 主要危害蜜蜂幼虫 , 可致蜜蜂幼虫体腐烂 。因该病发生在蜂群繁殖期 , 所以常形成不同虫龄的幼虫与空巢房间接的“插花子脾” , 见子不见蜂 , 使蜂群失去生活、生产能力 。
(二)病源:该病由蜂房链球菌、蜂房杆菌、蜂房芽孢杆菌、腐败菌等综合作用而引起 。其中以蜂房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 。菌体呈梅花络状(披针形) , 因无鞭毛而不活动 , 也不形成芽孢(有时形成荚膜) 。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上有10%二氧化碳、34℃恒温、4天的培养 , 能形成边缘整齐、表面光滑的淡黄色菌落(珍珠状) , 属厌氧菌 。对不良环境抵抗力较强 , 在室内干燥环境中可存活1年之久 。
(三)症状及诊断要点:患病幼虫在3-4日龄时死亡 , 体色变化为苍白-黄色-深褐色;虫尸具酸臭味 , 有渗出夜 , 无黏性 , 不拉丝;背脊线明显(体弯曲时为放射状 , 体伸直时为窄条状);尸体干枯后 , 缩于巢房底 , 易清除;以卵、虫、空巢房相间的“插花子脾”为最典型 。诊断时以症状为主 , 也可以直接涂片镜检(碱性美蓝染色) , 如有单个或成对、呈梅花络状球菌 , 即可确诊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