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破产”传闻中的苏宁易购


“被破产”传闻中的苏宁易购

文章插图

“被破产”传闻中的苏宁易购

文章插图
“破产”传闻可谓接连不止,一定程度上也显现苏宁内外忧患之深 。高歌猛进一路收割商业版图的高光时刻已成过往 。如今,苏宁不得不饱尝债务累累、业务动荡之苦 。然而 , 在大幅关停并转、组阁换帅后,苏宁的危机仍未解除,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
“被破产”传闻中的苏宁易购

文章插图


频繁“破产”
笼罩在债务危机下的苏宁,又陷入了破产传闻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案号为“(2022)川10破申3号”的有关苏宁易购的破产审查案件的信息,受理审查法院为四川省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人为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被申请人是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和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根据公开的文书信息 , 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提交的申请事项理由为“被申请人无法清偿到期债务 , 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 , 且显缺乏清偿能力” 。一时间 , “苏宁被申请破产”的消息充斥网络 。11月23日,苏宁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回应称,该案件本身是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诉内江苏宁物流有限公司的纠纷案件,不涉及苏宁易购集团,并非苏宁易购集团被申请破产 。
上海申伦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海龙也向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证实了这一点:“这起案件受理的法院为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因此申请人的债务人应当是内江苏宁物流,只能说明内江苏宁可能存在无法偿债等财务不佳的状况,并不能直接反映苏宁易购集团的财务状况 。”
尽管根据据中城院要案中心官网消息,截至11月22日上午10点 , 在苏宁将欠款付清后,该案申请人内江锦华物流有限公司已向法院申请撤回申请 。
事实上,今年以来诸如苏宁易购破产清算、被收购的传言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 。今年7月6日凌晨 , 苏宁易购在官方微博中发表声明称网传“苏宁易购破产清算”系谣言,并表示公司经营一切正常 。数月后,11月9日,苏宁易购再次发声否认网传“被供销社收购”传闻 。
尽管当事人频频否认,但也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外界对苏宁命运的揣测和隐忧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黑猫投诉平台中看到,不少商家和供应商在平台上投诉苏宁易购拖欠保证金、货款 。
阿里难成救世主
从财大气粗、风头无两,到跌入债务缠身的泥潭,苏宁也就花了十年时间走到如此光景 。2012年,那时的苏宁正与国美、京东在价格战上打得不可开交 。2015年,苏宁抱上阿里 , 后者以约283亿元的战略投资“坐镇”第二大股东 。在此之后,苏宁可谓出手阔绰,投资版图涉足地产、物流、体育、电竞等多个行业,包括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200亿元入股恒大、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等 。
然而,这些密集的投资却成为了苏宁的拖累 。例如收购的天天快递年年亏损 , 在2021年偃旗息鼓 。而苏宁创始人张近东与恒大喝的“交杯酒”也因后者A股上市失败而破碎,200亿元不得不“债转股” 。很快 , 苏宁的债务危机随之而来 。
根据财报数据,2018-2021年,苏宁电器的资产负债率一路狂飙,分别为55.78%、63.21%、63.77%、89.66% 。2020年,苏宁不得不在年底开展了一系列自救措施,比如大股东质押股权、转让股份、转变定增募资用途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拆分旗下业务进行融资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