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文章插图

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文章插图
关注全球市场,更多内容请扫描上面二维码下载财通社APP阅读
来源:财通社
作者:王鑫
继光伏行业“你算老几”事件之后 , 日新月异的新能源革命又引起了产业研究人士与分析师之间的争吵 。
财通社获取的几张截图显示,吉林大学青岛汽车研究院副院长顾国洪发朋友圈称:全球量产钠电池最早、价格最优者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比磷酸铁锂便宜30%,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
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文章插图


顾国洪明显是反讽,主要是对媒体报道的一篇文章中,提到国泰君安证券3月发布的研报指出“钠离子电池成本比当前主流的磷酸铁锂电池要低30%”这一结论不认同 。
而早几分钟前 , 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同样发朋友圈表示不认同国泰君安的研报观点,“张口就来,不用调研么?哪家企业把钠离子电池的成本做到了比磷酸铁锂电池成本低30%了?”
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文章插图


或在更早之前,可能是国君电新分析师率先“引战” , 指出吴辉的观点容易踏空 。
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文章插图


对于这一轮PK , 有网友表示,“笑死了,分析师吹的太离谱,产业圈的看不下去了 。”
那么 , “钠离子成本比磷酸铁锂电池低30%”这一结论到底真出自国泰君安研报还是媒体误传?到底是一种理论观点还是已经成为现实?
财通社搜索相关研报发现,国君电新庞钧文等分析师写了至少三篇以上有关钠离子电池的深度报告 。
在最新的《钠电池:新的技术总是在质疑声中不断成长》一文中,石岩、庞钧文、牟俊宇三位署名分析师表示 , 我们在6月、10月连发三篇报告,从行业综述、正极材料和负极材料给大家全面梳理钠电行业的变化,最初我们提出钠电材料成本能够在锂电基础上下降30%,当前时间点我们依然坚持这个观点:目前层状氧化物+硬碳主流钠电产品能量密度在130-140wh/kg、3000次左右循环以及前期规模化量产后0.65元/wh的成本已经能够满足下游在A00级电动车、电动两轮车以及基站备用电源等领域的应用需求 。
三位分析师认为,2023年钠离子电池一定会实现从0到1的产业化应用,考虑其与锂电在工艺、设备端的兼容性,其复制上量的过程将是非常之快 , 重点关注钠电电池端和硬碳负极行业变化 。
不过,虽然国君电新团队对钠离子电池前景极为看好,但是反对的声音亦十分强大 。
除了顾国洪、吴辉两位产业研究人士公开吐槽外,经济观察报近期的报道《张小飞给钠离子电池“泼了一瓢冷水”》(正是该报道引用了国泰君安3月的研报)也指出,在11月15日召开的2022高工锂电年会上,高工锂电董事长张小飞在开幕致辞中谈及钠离子电池时,给这一热门概念“泼了一瓢冷水” 。
钠电池被“爆吹”后,专家打脸:要向分析师订购几亿支用用

文章插图


张小飞直言 , 钠电池相较于锂电池尚不具备明显的成本优势,“钠离子电池的成本比磷酸铁锂(锂电池)贵0.1元-0.2元/Wh(瓦时) , 且能量密度越高,成本增加越多,而低成本钠离子电池,其性能(又)过低” 。
电池网日前的一篇报道呈现了吴辉更详细的观点,吴辉分析称,从成本来看,2021年钠电池实际生产成本约0.7元/Wh,甚至高于1元/Wh 。而当前行业平均磷酸铁锂电池成本约0.51元/Wh左右,三元电池0.64元/Wh左右,而当碳酸锂价格涨到50万元/吨时,相应的磷酸铁锂电池和三元电池的成本都接近1元/Wh , 钠离子电池现阶段相对于锂电池并没有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