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优鲜进了ICU

【每日优鲜进了ICU】

每日优鲜进了ICU

文章插图

每日优鲜进了ICU

文章插图
斑马消费 范建
资本不是万能的 。
经历了每日优鲜的大起大落 , 作为创始人的徐正更能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
曾经的“独角兽”、“生鲜电商第一股”,每日优鲜已被推进的ICU,急需巨量资金持续输血 。
可是,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又有谁会拿着自己的钱,去蹚这趟浑水呢?
每日优鲜进了ICU

文章插图



断臂求生
每日优鲜已只剩下了一口气 。
今年6月,公司就因连续30个交易日,股价低于1美元的合规价格,被纳斯达克下发警告 。若180天内,公司股价不能回升到合规范围,将面临退市风险 。
站在生死边缘,公司要想获得二级市场的支持难如登天,要想挽救股价,只能采取非常规手段 。
10月7日,每日优鲜宣布 , 将其美国存托股票ADS比率由1ADS兑3股B类普通股,变更为1ADS兑90股B类普通股 。缩股方案实施后,公司终于在规定期限内,股价重回1美元的合规线,暂时避免了退市风险 。
不仅如此,今年5月,公司因无法按期披露2021年度报告,而被纳斯达克警告“不符合继续上市要求” 。
半年之后的11月14日,每日优鲜终于卡在合规大限的最后一天,提交了上年财报 。外界得以看到,这家曾经的明星企业,现在是有多难 。
公司大幅裁员的传言,在财报中得到证实 。
过去几年,基于业务规模的扩大,每日优鲜员工数量总体保持动态增长,2019年-2021年各期末,全职员工数分别为1771人、1335人和1925人,而到今年11月,公司全职员工人数,只剩下了55人 。
截至10月末,供应商对公司提起的诉讼超过600起 , 员工和前员工因劳资纠纷,对公司的诉讼高达765起,涉诉金额合计超过8亿元 。
难得的是,2021年,每日优鲜的营收规模还在保持增长至69.65亿元,但增幅仅有13.3%,与过去相比,增速已明显放缓 。这一点可怜的增长 , 还是用钱烧出来的 。全年,公司总成本与运营费用高达108.12亿元 , 同比增长39.08% 。
收入远不能覆盖成本,导致每日优鲜深陷亏损的泥潭无法自拔 。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8.54亿元 。2018年-2021年 , 公司累计亏损超过109亿元 。
以血换血
徐正 , 1981年出生的江西南昌人 , 酷爱数学 。
他少年得志 。15岁那年,从全国的“最强大脑”中脱颖而出,斩获奥数竞赛第一名 。高二时,就被保送至中科大数学系 。
大学毕业后,他本想出国留学 , 但阴差阳错,留在国内加入了联想 。在联想,他获得重用,28岁就成为了率领千人团队的联想最年轻事业部总经理 。
2012年,徐正调往佳沃集团担任高管,负责水果事业部,开始接触生鲜 。两年后,他和同事曾斌离开联想,携手创立生鲜电商每日优鲜 。
生鲜是居民每天生活的必需品 , 具有高频消费的特点 。在徐正之前,已有很多创业者看中了生鲜赛道,并试图用互联网来颠覆传统菜市场 。但生鲜还有另外的特点 , 非标品、损耗高、配送难 。很多生鲜电商创业者,都在中途倒下,赛道上白骨累累 。
先烈们的经验和教训告诉徐正,生鲜电商远不是把蔬菜、水果搬上互联网那么简单 。
每日优鲜开创性地推出前置仓模式,把仓库设置在居民集中区 。每一个前置仓覆盖一定区域,保证用户下单后 , 商品能在30分左右送达 。看似完美解决了生鲜电商的痛点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