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敌人:糖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二 )


通用磨坊、家乐氏不甘其后,立即推出了含糖量更高的新产品,比如家乐氏的Sugar Smacks里含糖量增加到55%,一举成为家乐氏最受欢迎的单品 。
得益于Sugar Smacks的火爆,几年后 , 家乐氏成功搭上了阿波罗11号 , 一起飞向了太空 。

甜蜜的敌人:糖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文章插图


整个麦片行业被动卷入了加糖的军备竞赛 。到70年代,每三袋麦片中,就有一袋含糖量达50%[2] 。
为了说服家长买单,食品公司们在各大广告宣传中春秋笔法,将麦片塑造成了“裹着糖衣的维生素片” 。
与之相应的,早餐麦片市场就像是一朵越加糖、越膨胀的棉花糖,从70年代的6.6亿美元,飞速增加到80年代的44亿美元 。
在这场竞赛里胜出的三巨头们,攫取了前所未有的财富 。十年间,宝氏、家乐氏、通用磨坊的营收增长了5倍,合计市占率高达85%,彻底垄断了美国人的餐桌 。

甜蜜的敌人:糖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文章插图


糖让人上瘾,加糖就能换来更多的消费者,这种行为则让食品公司上瘾 。
后来成为美国经典早餐的圆圈状谷物Cheerios诞生于1941年,在最初的测试过程中,通用磨坊试用了500多种配方、10种形状和尺寸,糖分占比3.5% 。
79年,通用磨坊推出了蜂蜜味Cheerios,糖分比初代版本的每份1.2g多出了9.6g,这款Cheerios至今仍是美国人最爱的谷物早餐之一 。
而在88年推出的苹果肉桂味Cheerios里,糖分增加到43%[2] 。40年后,美国人民为这包麦片庆祝生日,称它是“美国偶像” 。
含糖食品正在以吞噬一切的姿态,全方位地入侵人们的生活 , 让人无法拒绝 。

甜蜜的敌人:糖是如何被妖魔化的?

文章插图


70年代,含糖麦片占据了整整一排超市货架,但这还不够,为了抢夺消费者的注意力,麦片品牌不惜重金打广告——经统计,含糖麦片广告共有3832个,曲奇饼和脆饼广告有841个,果汁饮料广告有582个 。
而不含糖的肉、鱼和蔬菜汁 , 总共只有4个广告[2] 。
1974年发表在《儿童牙科杂志》上的早餐麦片含糖量调查显示,78 种麦片中只有26种含糖量低于10% 。位列榜首的宝氏Super Orange Crisp的 含糖量高达70%,比好时牛奶巧克力还高出了14%[2] 。
人类在不知不觉中吃下了更多的糖 。数据显示,英国人均食用糖消费量在两百年里增加了20多倍 。
19世纪人们一整年吃的糖,现在只够吃两周[3] 。
02 寻找替代物
当糖和“快乐”变得越来越唾手可得时,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随之浮现:每一秒钟,美国人嘴里就会出现10个未填补的龋洞;每四个美国人就有一个超重[2] 。
英国营养学家John Yudkin最早观察到糖的负面效应 , 1972年在其著作《甜蜜的、致命的》里,将糖称作是最甜蜜的凶器 。惹得制糖业破口大骂:这就是本科幻小说!
但很快,风向就变了 。
1977年,12000名健康专家请求禁播含糖食品的广告,消费者也把无数封请愿书寄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2] 。尼克松的顾问Jean Mayer将肥胖称为“文明的疾病”,人们对糖的恐惧开始蔓延 。
坐立不安的食品公司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 。
可口可乐鸡贼地用阿斯巴甜取代了糖精,直接推出了diet Coke(健怡可乐),把“健康”写在名字里,又大手笔地请来“神奇女侠” Cathy Lee Crosby、美国小姐Vanessa Williams等一票名人明星做营销,成功让无数消费者相信健怡可乐是拯救腰围的苏打水,涌入商店一扫而光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