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探源:女装口袋失踪之谜( 二 )


【全球探源:女装口袋失踪之谜】到了17世纪早期,口袋开始成为男装的一部分,被缝制在外套、背心和裤子上 。收藏于阿姆斯特丹国立博物馆的1618年绘画作品——“莫里斯王子和弗雷德里克·亨利在瓦尔肯堡马市”,已经出现悠闲地手插兜的男人,裤兜和动作看起来都与当下无异 。而这时,女装口袋并无变化,仍然是系带腰包,体积通常比较大,可以装很多东西——针线包、食物、钥匙、眼镜、手表、香水瓶、梳子、鼻烟壶、书写材料和钱,这些袋子在她们的衬裙、腰带和半身裙下,沉重地摆动着,有时会露出衣服 。18世纪末及19世纪初的画作中,还常常能看到女性衣服里露出的系带腰包 。
法国大革命改变了一切 。18世纪中叶,洛可可式的宽大蓬裙不再流行,女性裙装逐渐贴身 , 于是,女性连在花篮般的衬裙下放置口袋的空间也失去了,挂在手臂上的手提袋就此产生,从此再未消失,女性的口袋开始从实用向配饰转变 。不仅如此 , 手提袋在某种程度还成了反应女性生活境遇的符号——体积大表明生活窘迫 , 需要劳作来养活自己 , 体积小则暗示养尊处优 。毕竟那个年代,最体面的女性应该属于家庭,在易卜生1879年那出著名的戏剧《玩偶之家》里,家庭主妇娜拉趁丈夫上班,在房间里做抄写工作赚钱都只能偷偷进行,怕丈夫知道了觉得丢人 。
另一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 , 火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出现,人口频繁流动 , 男装却逐渐设计出了有多样口袋的裤子和外套,方便出行 。
19世纪晚期,男女口袋平权运动出现了 。1881年成立的理性着装协会(Rational Dress Society)力图引导女性穿着利于身体健康的服装,尤其抗议有损身体的束腹和束腰,让女性也能穿上和男性一样带口袋的衣服,就是协会的目标之一 。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个目标才得已实现 。由于很多男性前往前线打仗,女性被鼓励外出劳作,女装发生根本性改变——抛弃了高束缚性的束腹束腰 , 裙摆上移至小腿部,而且流行起实用性更强、更简单方便的衣着 。当她们进入工厂,为了工作方便和提升工作效率,女人们穿上了长裤,穿上工装 。
女性服装中出现裤子,可以说是一个划时代的转变 。剑桥大学教授史蒂文·康纳曾在《日用品趣话》中阐释道 , 穿裤子,意味着你有存放金钱的需要,裤装一直和实用性、功能性紧密相关,它们是职业工作的标志 , 这意味着一个人从事生产,是一个主动消费的角色 。此时,口袋开始在女性身上出现,这已经是20世纪初 , 口袋伴随着裤装,终于成为女装的一部分 。
但是战后,强调“女性化”的潮流再次回归,设计师们想尽办法让女装的轮廓变得修身苗条,从而突出女性的身体曲线 。女性虽然穿上了长裤、夹克,口袋却再一次变小甚至消失了 。迪奥的品牌创始人克里斯汀·迪奥曾在1954年说过一句名言:“男人的口袋是用来装东西的 , 女人的口袋是用来装饰的 。”
中国服装上出现口袋的时间比较晚,一般被认为是清末民初,在此之前,劳动人民通常使用一种名为“褡裢”的中间开口的口袋,可以搭在肩上,也可以提在手中 。贵族的口袋与西方传统相似,在腰间系上香囊与荷包,各种小说传记中,都有大量记载 。但中国的香囊、荷包与西方的口袋相比 , 具有更丰富的用途和文化意涵,不仅用来放香料、私物和银两,也有装饰和礼制之用 , 青年男女还用它们表达情意 。清朝末年西式服装传入中国后,人们感到口袋的方便于是逐渐普及开来,香囊与荷包退出历史舞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