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狂杀特斯拉价格,中国新能源车堕入第二季( 三 )


此外,特斯拉二手车和配件销售的业务毛利,也在第三季也创下新纪录 。
如果竞争达到白热化 , 那么,即便特斯拉的硬件利润压低到极致,特斯拉也可以凭借这些生态业务收入 , 获得不错的收益 。
反过来,这些生态收入,也给了特斯拉连续降价的胆气 。
“剩”者为王
当下,从销量上看,中国新能源车行业已经形成了特斯拉(20万+及以上价格带)+比亚迪(10万+至20万+价格带)的双寡头垄断格局 。
除特斯拉外,行业的另一巨头比亚迪也是极致性价比这一策略的忠实执行者 。
一方面 , 从之前的连续亏损到如今的盈利 , 比亚迪更多的是靠规模效应 , 而非努力提升单车的毛利润率 。
另一方面 , 比亚迪也在努力发挥产能优势与核心三大件自研的成本优势,通过不断拓展新领域、不断压低标杆价格,打击竞争对手 。
以最近大热的新能源高端MPV为例,与其他新进入者相比,比亚迪旗下的腾势D9售价为32.98万起,相较于极氪009的49.9万、岚图梦想家的36.99万起来说 , 有价格竞争优势 。
同时,比亚迪即将推出的海鸥汽车,更是一举将比亚迪的产品区间下探至10万以内的价格带,并且将抢食宏光mini EV、哪吒V等车型的市场份额 。
在汉的简配版上市后,包括小鹏P7、零跑汽车(09863.HK)旗下的C01、吉利汽车(00175.HK)旗下的极氪001等一众友商 , 都将面临“上有Model 3、下有比亚迪汉”的双重重压 。
在目前价格体系下,除比亚迪外,包括理想汽车-W(2015.HK)、小鹏汽车(9868.HK/XPEV.N)等在内的大多数国产新能源车企,都还在持续亏损中 。
与过去疯狂扩张的思路不同,新形势下,资本对新能源车行业越来越急功近利——对盈利的、或即将盈利的 , 不断热捧,哪怕价码高也在所不惜;对亏损的、短时间内没有改善迹象的 , 则大幅度减持乃至抛售 。
如果价格天花板继续降低,可以预见,诸多国产新势力的亏损额会持续加大,新能源车行业的下半场——行业大洗牌已经是可以预见的事,尤其是那些没有丰厚资金储备的公司们 , 或是第一批被淘汰的对象
【马斯克狂杀特斯拉价格,中国新能源车堕入第二季】在新能源车的下半场里,对除比亚迪之外的诸多国产品牌来说 , 抛开一些太过远期的技术梦想,在做好性价比的同时 , 努力打好自己的长板,努力做好融资来让自己先活下来 , 或许,将是比其他一切都更加重要的事情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