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轻或致猴痘疫情被低估,病毒隐秘人际传播可能已超五年( 二 )


刘易斯说 , 目前还不清楚猴痘是通过性行为传播,还是仅仅通过性行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这种病毒是否采用了一种新的传播方式不得而知,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继续利用其众所周知的传播方式,即近距离身体接触 。”
根据世卫组织的声明,目前许多感染者报告的症状“相对轻微”,主要的表现包括淋巴结肿大,病变主要出现在口腔、生殖器或肛门周围 , 有时几乎很难看到 。没有更严重的疾病可能意味着一些受影响的人不会寻求医疗护理,这可能导致对疫情规模的低估,并阻碍遏制疫情的努力 。刘易斯说, “这些病变可能会持续两到四周 , 人们可能都看不到,但仍然可能具有传染性 。”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新发疾病和人畜传染病部门负责人玛丽亚·范·克霍夫(Maria Van Kerkhove)表示,虽然世卫组织要求各国在追踪接触者时寻找遗漏的病例,但报告的大多数病例都是活跃的,这意味着他们目前有症状 。
世界卫生组织还警告,当受感染的人去医院看病时,不熟悉猴痘的卫生工作者可能无法识别他们看到的是什么 。报告称,“由于引起皮疹的原因广泛 , 而在这次疫情中,猴痘的临床表现可能更多地是非典型的,因此仅根据临床表现来区分猴痘可能具有挑战性 。”
从疫情的规模来看 , 世卫组织表示,病毒的传播范围可能比目前认识到的更大 。声明称,“许多散发病例的突然出现和广泛的地理范围表明,广泛的人际传播已经开始 , 病毒可能已经传播了数周或更长时间而没有被发现 。”
该机构建议,各国应该把重点放在向目前风险最高的群体传播猴痘的准确信息 , 并阻止它们之间的进一步传播 。世卫组织还表示 , 各国应该努力保护一线工作人员,称如果医护人员不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他们就有感染病毒的风险 。
APOBEC3宿主酶编辑机制或驱动病毒短期进化
当地时间5月30日,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安德鲁·兰博特(AndrewRambaut)在www.virological.com网站上发表了《APOBEC3蛋白酶编辑驱动猴痘病毒短期进化的初步观察》文章,文章将2022年猴痘病毒暴发中观察到的大量特异性突变归因于APOBEC3宿主酶作用机制,并阐释了这一机制作用下病毒的变异特点 。
研究者将葡萄牙、比利时、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研究团队获得的2022年猴痘病例基因组,与2017-2019年从新加坡、以色列、尼日利亚和英国确诊病例中采样的病毒基因组相比较 , 发现它们位于一分支 , 但有47个共享的单核苷酸位点(SNPs)差异 。
“相较于天花病毒之前估计的每年每个位点大约有9x10-6(95%可信区间为7.8x10-6 - 10.2x10-6)的替换 , 基因组中近20万个核苷酸,每年大约1-2个核苷酸变化 。3-4年里出现47次替换是一个出人意料的大数字 。猴痘病毒被认为是一种人畜共患病毒,在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有限 , 这一进化树上的长分支可能是病毒适应人类的证据 。”兰博特说 。
在47个单核苷酸多样性位点中,有42个是特定类型的,即TC→TT或GA→AA的二核苷酸变化 。这种偏好性极强的突变是脱氨酶APOBEC3蛋白酶编辑作用的特征 。APOBEC3蛋白酶在人和一些哺乳动物体内存在,能起到防御病毒的作用 。其主要的抗病毒机制是它能够在病毒单链DNA的复制过程中 , 使胞嘧啶碱基脱去氨基 , 变成尿嘧啶碱基 , 当另一条链合成时,尿嘧啶碱基与腺嘌呤碱基配对,从而产生对病毒致死的G→A高突变现象 。
鉴于天花病毒的估计进化速度,研究者称,这可能表明42个G→A和C→T的变化是病毒复制过程中由于宿主抗病毒防御而发生脱氨作用的结果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