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二 )


但20世纪90年代,中国不但拥有了7000个有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还享有电费补贴、水费补贴的药物生产园,原料药生产能力得到跃升 , 产业版图也就此发生变化 。中国的生产成本急剧下降 , 将印度公司“撵出”了原料药市场 。
为了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印度的药企已在政府扶持下开始发力 。根据印度政府在两年前启动的一项名为“生产激励计划”(production linked incentive scheme)的政策,从今年3月开始,印度各地的32家工厂开始生产35种原料药 。
“生产激励计划”于2020年中期启动,当时正是中印局势最为紧张的时期 。该计划旨在激励印度各个产业的公司在2025年前将其国内制造业产值提高5200亿美元 。
对于制药产业,印度政府已经为该国私营企业和外国企业拨款超过20亿美元,以激励它们开始生产印度严重依赖中国的53种原料药 。包括太阳制药(Sun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阿拉宾度制药(Aurobindo Pharma)、雷迪博士实验室(Dr. Reddy's Laboratories)、鲁宾制药(Lupin)和西普拉制药(Cipla)等在内的印度几家最大制药公司都参加了这项计划 。

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文章插图


太阳制药资料图(图源:路透社)
据印度投资讯息和信用评级有限公司助理副总裁迪帕克-乔特瓦尼(Deepak Jotwani)称,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共批准了49家公司生产的34种产品 。乔特瓦尼估计,第一阶段结束后,到2029年时印度从中国的原料药进口将减少约25-35% 。
然而 , 要实现原料药的自给自足 , 印度制药产业仍需付出大量的努力 。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阿米登杜-帕利特(Amitendu Palit)在接受CNBC采访时说,要让本地生产规模大到足以满足印度制药商的需求 , 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
"在此之前,印度将需要从中国大量进口原料药 。”帕利特说,“减少对进口的依赖对于减少印度医药供应链中断的情况非常重要 。”
一家医药领域投资公司的创始人马尤尔-塞尔德赛(Mayur Sirdesai)提议,“生产激励计划”可以更为聚焦在某些领域上 。塞尔德赛说:"与大批量原料药相比,我们可能会在小批量原料药的生产上做得更好 。"
塞尔德赛补充,长远来看,为了降低成本,制药周期中的许多其他化学工艺也必须转移到印度 。
为何印度制药产业将摆脱对华依赖看作是工作的一个重点?非营利组织印度医疗技术协会(Medical Technology Association of India)的主席兼秘书长帕万-乔达里(Pavan Choudary)说,地缘政治因素是决心减少对中国依赖的背后考量 。

印度想当“世界药房”?先摆脱对中国原料的依赖

文章插图


帕万-乔达里资料图(图源:乔达里个人网站)
乔达里说:“盲目的‘离岸外包’(offshoring)如今变成了'友情外包'(friendshoring) 。”也就是说,如今一个国家会将外包业务交给有着相似政治体制,并且历来与之关系良好的其他国家 。
乔达里还表示,印度是近年来一些国家试图将供应链转移出中国的一个例子 。
不过 , 在制定制药产业政策方面有相当影响力的乔达里担忧,除了原料药之外,印度还在其他方面对中国存在依赖 。
CNBC报道 , 印度从中国进口了价值15亿美元的医疗设备,用于进行磁共振成像和其他类型的精密扫描 。乔达里认为,由于“技术复杂性”,比起原料药,减少对中国医疗设备的依赖需要花费更长时间 。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