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华为之后,谁拿下了手机影像新话语权?

苹果|华为之后,谁拿下了手机影像新话语权?

文章图片

苹果|华为之后,谁拿下了手机影像新话语权?

文章图片

苹果|华为之后,谁拿下了手机影像新话语权?

文章图片



文丨壹观察 宿艺
全球安卓旗舰手机市场已经数年没有出现“影像狂飙” 。
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趋突显:各家厂商又回到了“影像挤牙膏”模式 , 整体市场接连触底 , 国产TOP品牌过去两年冲击高端之路接连碰壁 。
用户显然对此并不满意 。 一方面 , 艾瑞报告数据显示“影像是中国换机用户关注的首要功能” , 甚至占比超过了排名第二的处理器近两倍;另一方面 , 用户也在“用脚投票” , 国内用户换机周期已经长达近30个月 , 而极光大数据显示约1/4用户换机周期高达3年(36个月)以上 , 购买新机的意愿明显降低 。
谁可以接棒华为、执掌手机旗舰影像创新话语权?已成为整个行业与用户的共同期待 。

旗舰影像话语权之争有多难?从2000年世界上第一款配备摄像头的手机诞生至今 , 手机影像跨越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机的持续迭代演进 。
不过国产品牌成为全球手机影像话语权的执掌者 , 实际上是从2018年发布的华为P20系列开始的 , 其标志是定制大底、定制顶级多镜头模组 , 以及芯片、算法与AI算力的密切协同 , 共同成就了当年DxoMark“屠榜”事件 , 由此奠定了全球手机旗舰影像反超iPhone的新演进模式 。 随后一年时间中 , 伴随华为P20系列全球销量接近2000万台 , 帮助华为在全球与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完成体验、口碑、份额与口碑的“四杀” , 也让所有国产品牌看到了手机影像创新对于冲击高端的巨大价值 。
在此之后 , 几乎所有TOP手机品牌都进入了影像旗舰的新赛道 , 不过在华为之后却很少有其他品牌真正执掌“旗舰影像话语权” 。 究其原因 , 主要有三大现实挑战:
首先 , 是陷入了硬件层面简单的“堆参数”逻辑 。 比如“超大底”竞争上升到1英寸 , 手机主摄进入1亿像素 , 但并没有给手机影像带来质的飞跃 , 相反成本、定价、机身重量与厚度的提升并没有达到旗舰用户苛刻标准与换机预期 。
第二 , 是手机影像的“软实力” 。 伴随“堆料”逻辑屡屡受挫 , 越来越多的手机企业发现了自身核心算法缺失带来的巨大影像创新鸿沟 。 最直观的表现就是 , 手机企业近年来纷纷加大在算法领域的投入 , 建立更加独立的影像团队与研究中心 , 并且在发布会上越来越强调“计算影像”的创新功能 。
第三 , 是芯片底层优化与AI算力的差距 。 通用处理器芯片很难满足旗舰影像对算力与续航的兼顾、以及差异化算法与体验的需求 , 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厂商的共识 , 这也是近年来各TOP安卓手机企业纷纷推出独立ISP芯片的重要原因 。 但增加一块芯片 , 与真正的影像异构计算并不能画等号 , “双芯影像计算”实际上对手机企业综合技术实力、芯片理解与算法支撑的一大挑战 。
由此可以看出 , 如今手机旗舰的影像创新已绝非是单一维度的竞争 , 这要求手机企业必须在影像技术投入、供应链管理、深入芯片与系统底层的核心实力 , 以及行业与品牌影响力方面皆具备行业顶尖优势 。 这其实也是在华为之后 , 中国手机企业往往可以在手机影像实现“单点突破” , 却很难真正再次执掌旗舰影像话语权的重要原因 , 进入视频影像时代更是加剧了这一跨越难度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