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风动画——传统韵味 时代表达

核心阅读
中国风动画并非原样复刻传统文化 , 更不是点缀式地使用中国元素 , 而是以符合现代人接受习惯的叙事方式 , 重新讲述传统故事 , 并赋予文化形象以新的内涵 。
中国风动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挖掘 , 推动着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的结合 , 也为中华文化表意方式和修辞方法的创新提供有力支撑 。
中国动画 , 到今年已经100岁了 。 百年来 , 中国动画一直深入探索民族化道路 , 一代代创作者努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动画艺术 , 创作出大量彰显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 , 不断为世界动画艺术宝库增添新的光彩 。 近年来 , 中国动画艺术佳作迭出 , 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 , 书写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篇章 。
百年追求 勇攀高峰
一部淘汰的摄影机 , 几捆白报纸 , 一些电影胶片、洗印药粉 , 在一间8平方米的亭子间里 , 万氏四兄弟开始尝试制作属于中国自己的动画片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的动画广告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诞生 , 成为中国美术动画片的滥觞 。 19年后 , 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动画电影《铁扇公主》面世 。 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大胆借用、夸张而幽默的人物形态、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 这部动画以鲜明的艺术特色震撼海内外 。
新中国成立后 , 《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等一大批动画作品 , 更是让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 据统计 ,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 ,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创作的数百部动画片中 , 有30余部在各类国际电影节获得40余个奖项 。 依托这些令人瞩目的优秀作品 , “中国动画学派”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鲜明的艺术风格 , 为我国动画艺术的长足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 。
近年来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鱼海棠》《白蛇:缘起》《姜子牙》等优秀动画电影接连出现 , 《中国古诗词动漫》《桃花源记》等一批动画短片在网络平台受到广大网友喜爱 , 百年中国动画迎来新的高光时刻 。 这些作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深厚底气 , 通过孙悟空、哪吒、许仙、姜子牙等充满传统韵味的艺术形象 , 讲述具有现代气息的故事 , 表达中国人对真善美的追求 。 观众与这些“老朋友”在银幕重逢时 , 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奔涌向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
别具特色 引发共鸣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 具有新奇有趣、求新求变的艺术特征 。 它善于以新的美学样式表现文化内涵 , 带给观众新的文化认知和审美体验 。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 , 中国动画形成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 , 中国风动画深受瞩目 。
中国风动画充分运用水墨写意、青绿山水、民间剪纸、年画壁画、皮影木偶等传统绘画手法和民间艺术形式 , 呈现出独特的视觉语言 。 《大鱼海棠》中以福建土楼为原型的建筑 , 《白蛇:缘起》里的八卦图阵、烟雨江南 ,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山河社稷图 , 既给人似曾相识的文化亲近感 , 又因艺术形象令人耳目一新而激发欣赏兴趣 , 引导人们走进文化想象深处 , 获得奇妙的审美体验 。
中国风动画并非原样复刻传统文化 , 更不是点缀式地使用中国元素 , 而是以符合现代人接受习惯的叙事方式 , 重新讲述传统故事 , 并赋予文化形象以新的内涵 。 《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振作之路、主角江流儿的成长历程 , 既给孙悟空、唐僧的形象增添了新内涵 , 又通过对师徒二人关系的重新定位 , 把西游故事讲出了新意 。 《白蛇:缘起》里白娘子、小青突破传统民间神话“报恩”的单一维度 , 以敢爱敢恨的女性形象丰富了观众对这两个人物的认知 。 《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是充满自信又淘气活泼的现代孩童 , 他既延续了传统故事中人物的叛逆性格 , 又跳出传统神话框架 , 加入担当责任、把握命运的现代意识 。 《小门神》里的郁垒、《姜子牙》里的姜子牙 , 也都充满生活气息 , 是和观众同欢乐也同忧愁的普通人 , 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