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中药灌肠又称肛肠纳药法,多用于治疗盆腔炎等妇科疾病,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通常来说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特别是对于女性来说,患有妇科病的几率很高,通常来说人们都会选择快速有效的西药来治疗,但是西药对于女性身体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所以中药治疗也成了多数女性考虑的对象 。那么,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

中药灌肠的注意事项是什么

文章插图

具体操作1、向病人解释操作目的以取得配合,嘱患者排便,以利药物吸收 。
2、协助病人取合适体位(左右侧卧位、膝胸卧位)
3、用石蜡油润滑肠道冲洗袋前段10cm-15cm,自肛门插入15cm-20cm 。液面距肛门小于30cm,缓慢注入药液,便于药物保留,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边操作边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操作中如有抵抗感,不能强行插入肛管 。
4、药物注入完毕后,反折肛管,用卫生纸包裹肛管前段,拔出肛管,用卫生纸在肛门出轻轻按压,嘱病人取膝胸位,尽可能忍耐,是药液保留30m-1h左右,便于药物吸收 。
5、整理用物、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 。
适应症1. 用于高热等症,以镇静、催眠 。
2. 控制肠道感染 。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 。
3. 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等 。
4. 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
注意事项1、
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一般视病情而定 。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的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应达18~25厘米,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 。
2、减轻肛门刺激,宜选用小号肛管,压力宜低,药量宜小;为促进药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操作前须嘱排空大便,必要时先作不保留灌肠 。
3、一般用量100ml-200ml,小剂量药液灌肠时应加倍稀释,以增加吸收率 。
4、慢性肠道疾患病人应在晚间睡前灌入,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并减少活动 。
5、灌肠液应温度适宜:一般为39℃~40℃ 。可根据药性、年龄及季节作适当调整 。清热解毒药温度宜偏低,以10℃~20℃之间为宜;清热利湿药则稍低于体温,以20℃~30℃为宜;补气温阳,温中散寒之药温度以38℃~40℃之间为宜 。老年人药温宜偏高 。冬季药温宜偏高,夏季可偏低 。
6、 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不宜保留灌肠 。
7、 向病人及家属宣讲中药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及肠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
8、 灌肠筒、洗器,用后应消毒灭菌 。肛管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 。用后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 。
中药灌肠治疗盆腔炎有效吗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针对其病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或温化寒湿;通过局部用药直达病灶,改善局部疼痛与炎症症状,使增厚、增粗的附件组织黏连消退,包块缩小 。盆腔内静脉丰富,且与相应器官及其周围形成静脉丛相吻合,并与痔静脉丛交通,药物进入直肠后经痔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的浓度,又经长时间保留,药物可充分吸收而发挥药理作用,因而疗效较好 。
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一般而言,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于轻度炎症患者而言的,病情较轻的患者在采用药物治疗后是可以快速康复的,但对于中、重度患者来说,无论是中药还是西药,药剂是不易快速将炎症彻底消除的,如果长期频繁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身体的正常功能就会受到一定损伤,因而,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轻度盆腔炎患者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