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种种原因决定了,有些抑郁症患者极力掩饰自己的病情并拒绝寻求帮助,最终导致,如果不是自杀没有人知道他患有重度抑郁症 。
02
问:
不久前我们听到翻译家孙仲旭因为抑郁症自杀的消息 。听到后,就发现网络上有很多文章去分析原因,试图理解自杀者的心理状况 。
有患过抑郁症的人士撰文指出,这样的分析对于处于抑郁症痛苦中的人来说,除了增加压力影响就医的勇气,没有任何帮助 。
你如何看这样的说法?如果真是这样,那究竟怎么做才合适?
答:
近些年,心理健康逐渐地引起大家的重视,再加上很多名人也患有抑郁症,因此,有很多人开始关注抑郁症,这并不奇怪;其中有些人撰写与抑郁症相关的文章,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问题是,这样的文章是谁写的呢?文章内容对抑郁症患者是否有帮助?这就需要受众仔细地去甄别一下了 。
记得有抑郁症患者曾这样描述自己患抑郁症时的感受:感觉自己就像陷在泥潭里头,好像下面的泥拼命地要把自己往下拽,想挣脱出来却没有一丁点儿的力气……
对于他们来说,这个时候如若接收到一些负面信息,可能会诱使他们更深地陷在沉思的状态里,反复地去想一些不好的事情 。说到这我想到近些年地震比较多,几乎所有的电视台都是播放那种很惨烈的画面,我不知道你看到那样的画面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很不舒服)对!
事实上,像那种创伤性的场景或经历反复地呈现,无论是在电视上还是在文章里,对受众都有着相似的影响 。如若受众本身就是一个抑郁症患者,他在过多地接收到这些负面消息后,他多半会更加地陷入自己的内心世界里头,只怕更难找到生活的希望了 。
但是呢,如果这样的分析文章是由一些专业人士所撰写的,考虑到他们能够很深刻地了解抑郁症这种疾病,像发病、症状、治疗等各方面的情况,那么他们所撰写的东西对抑郁症患者来说就是非常有帮助的 。
03
问:
有说,抑郁情绪的调节,最根本有效的是扩大患者获得快乐的途径和方法 。但我们有观察到,抑郁的人,情绪经常处于一种非常低落的状态,并因此而不愿作任何活动 。这就是很多人所奇怪的——患抑郁症的人为什么那么“懒”!
那,在这种情况下鼓励患者去做一些事情,会不会适得其反呢?
答:
这里还要提一下的是抑郁症的轻度、中度和重度 。
轻度的就是“我只是这段时间里状态不是太好,但我去做一些事情还是可以的”,也就是说,对患者的社会功能影响不是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提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对患者是有帮助的 。
但对于中度或重度患者来说,你越是说“你快好起来吧”,他越是没有办法好得起来,因为这会让他更加觉得“我真的是不够好,你们都让我好起来,但是我怎么做都做不到,这对我来说太困难了” 。这并不是说这个人懒,也不是说这个人道德不好,而是因为抑郁症的确是一种病,它需要治疗 。
如果一个人真的有体验过那种很深的抑郁情绪,他就会发现,在抑郁的时候,无论别人怎么说,他就是听不进去的 。这也是为什么对于重度抑郁症患者,必须要用药 。
重度抑郁症患者完全是社会功能严重受损,而且在抑郁情绪很严重的时候,他几乎没有办法来做一些思考,而我们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是需要来访者能够去思考一些东西、领悟一些东西的 。
所以呢,在患者有很严重的抑郁情绪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给他们服用一些药物让他的情绪稍作改善,能够比较冷静地去思考别人说的话,借此能在他心理层面做一些工作 。
那怎样才能真正帮助到他们呢?
事实上,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最需要的并不是马上得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和他们情绪的一种连接 。我不记得是哪部电影里头有个这样的情节:有个男的可能是丧失了亲人,他的朋友想要去帮助他,不是讲一大堆“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的话,而是就默默地坐在那儿,静静地陪着 。
相关经验推荐
- 从林黛玉的性格谈抑郁症
- 到底心情多差导致抑郁症?自评抑郁程度
- 抑郁情绪与抑郁症的区别是什么?
- 抑郁症康复阶段的误区
- “走”掉抑郁:户外集体散步有助治疗抑郁症
- 抑郁症不敢吃药?我来帮你打消疑虑
- 情绪低落未必就是抑郁,抑郁症患者的表现
- 我国有两亿失眠患者
- 抑郁症患者自救宝典
- 有高血压的患者寿命会受到多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