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节气 细说各地大寒习俗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了,“大寒小寒,冻成一团 。”由此可见大寒节气是很冷的,大寒时节,各地的习俗是有差别的,那么大家对大寒的习俗了解多少呢?
今年的大寒时1月20日 。大寒是表征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正处于“冰上走”的四九寒冷时期 。《三礼义宗》说: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大寒说: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 。月半则大矣 。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始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 。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征伐也,杀伐之鸟,乃鹰隼之属 。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冰之初凝水面而已,至此则彻上下皆凝,故云腹坚,腹犹内也 。
大寒天气虽然寒冷,但因为已近春天,所以不会像大雪到冬至期间那样酷寒 。这时节,人们开始忙着除旧饰新,腌制年肴,准备年货,因为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就要到了 。其间还有一个对于北方人非常重要的日子——腊八,即阴历十二月初八 。在这一天,人们用五谷杂粮加上花生、栗子、红枣、莲子等熬成一锅香甜美味的腊八粥,是人们过年中不可或缺的一道主食 。
大寒节气里北方地区老百姓多忙于积肥堆肥,为开春作准备;或者加强牲畜的防寒防冻 。南方地区则仍加强小麦及其他作物的田间管理 。广东岭南地区有大寒联合捉田鼠的习俗 。因为这时作物已收割完毕,平时看不到的田鼠窝多显露出来,大寒也成为岭南当地集中消灭田鼠的重要时机 。
除此以外,各地人们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及早安排农事 。如“大寒天若雨,正二三月雨水多”(广西)、“大寒见三白,农民衣食足”(江西)、“大寒不寒,人马不安”(福建)、“大寒白雪定丰年”(贵州)、“大寒无风伏干旱” 。
大寒节气,时常与岁末时间相重合,2009年春节就包含在大寒节气里 。因此这样的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供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年货,腌制各种腊肠、腊肉,或煎炸烹制鸡鸭鱼肉等各种年肴 。同时祭祀祖先及各种神灵,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此外,旧时大寒时节的街上还常有人们争相购买芝麻秸的影子,因为“芝麻开花节节高" 。
大寒前后最佳养生时间 详情请看下一页
第一,在大寒的前中后三天 。最佳时间为酉时(17至19时),用温热的水浴足温经6至12分钟,然后用拇指或食指点按涌泉穴(肾经的原穴)、太白穴(脾经的原穴)、太渊穴(肺经的原穴)各36次,调补肾、脾、肺三经的阴阳、气血平衡 。
第二,在大寒前中后三天 。把手搓热,温煦命门、关元穴 。最佳时间为:酉至亥时(17至23时)温煦督脉命门穴,温补一身之元阳;卯时(5至7时)温煦任脉关元穴,温补一身之元阴,增加生命的动力 。
第三,在大寒至立春期间 。每日早晚最佳时间:寅至卯时(5至7时)和亥时(21至23时),两手按臂侧,屈左腿以左足垫臀下(右腿仍自然伸直) 。稍停后,伸左腿、屈右腿 。如此左右交替各3至5次,然后叩齿、鼓漱、咽津、深呼吸各2至3次 。可防治经络滞气、舌根强痛、身体不能动摇或强直、股膝内肿、臂部小腿足背疼痛,腹胀肠鸣泄泻、消化不良、腹水、足肿等 。
1.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厥阴初气 。时配足太阴脾湿土 。坐功:每日子丑时,两手向后,据床跪坐,一足直伸,一足用力,左右各三五度,叩齿,嗽咽,吐纳 。治病:经络蕴积诸气,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摇,或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尻阴需国足背痛,肠鸣,食泄不化,足不收行,九窍不通,足胴肿,若水胀满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