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时期的饮食与养生( 四 )


之所以要进行这次“行为和生活方式”的调查,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了生活方式、膳食模式及疾病谱的转变 。
有关统计显示,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和心脏病已分列我国死因的前三位 。因此,全面、准确地了解我国居民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现状,提出科学而切实可行的改善措施和建议已迫在眉睫 。朋友,好的东西的背后就是坏的了 。最好是多些下面好的习惯,以便让健康常常与我们同在 。
1. 在饮食上应该均衡,荤、素搭配好 。海鲜、畜肉、禽肉、豆类及其制品、蔬菜及水果应全面考虑,肉类不宜太多 。主食谷类、肉、菜、豆各类食物尽量品种齐全比例适当 。
2. 适当运动是提高免疫力的有效方法。
3. 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 。
4. 适当吃杂粮,例如吃燕麦,特别是早餐,燕麦加苹果就是很好的搭配,营养均衡、丰富,这是植物的,不一定是大量的肉类才有营养,燕麦有免煮的和快熟的,有配方的,也有纯净 。玉米(黄金作物)和薯类(番薯抗癌能手)也好的 。
5. 适当水果 。“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
6. 避免食盐过多、避免脂肪摄入过多,少点油炸、色素、防腐剂、淹酸等垃圾食品 。
近现代时期的饮食与养生
近代我国饮食的变化/变迁【近现代时期的饮食与养生】饮食习俗的变化: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发达的国家,至清代已逐渐形成了川、粤、鲁等各种菜系以及其它各地方风味菜肴及小吃 。至鸦片战争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社会的饮食习惯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但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渗入,西方的一些饮食也逐渐传入中国,至19世纪中叶以后西式饮食开始在一些沿海通商城市流行 。1876年葛元煦注意到,开设在上海虹口一带的西餐馆有“华人间亦往食焉”(注:葛元煦等:《沪游杂记·淞南梦影录·沪游梦影》,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30页 。) 。到八、九十年代,天津、北京的西餐馆也相继开设,名声愈来愈大 。翻阅这一时期的《大公报》,常可看到“品升楼”、“德义楼”等“番茶馆”的广告,称它们专办“英法大菜”、“请得巧手外国厨房精调西菜”(注:《大公报》光绪二十八年5月25日、8月23日 。) 。北京的西餐饭店档次很高,象“六国饭店、德昌饭店、长安饭店,皆西式大餐矣”(注:胡朴安编:《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一,上海书店1986年版,第2页 。),以至官商各界人士每每出入其间 。辛亥之后,在一些大城市,吃西餐成为一种时髦 。海昌太憨生在《淞滨竹枝词》中写道:“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又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注:顾柄权:《上海风俗古迹考》,〔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12页 。) 。总之,在以“洋”为时尚中,具有西方风味的食品渐受中国人的欢迎,如啤酒、香槟酒、奶茶、汽水、冰棒、冰淇淋、面包、西点、蛋糕等皆被国人接受 。说明西式饮食已引起了中国饮食习俗的较大变化,丰富了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