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Lesser Heat),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也是干支历午月的结束以及未月的起始;公历每年7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05°时为小暑 。暑,表示炎热的意思,小暑为小热,还不十分热 。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全国大部分地区基本符合 。全国的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 。
暑事
小暑是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 。从7月7日或8日开始,到7月22日或23日结束 。此时正值初伏前后 。小暑,重在理解“暑”字 。在新华字典中“暑”为热,但这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热,而是炎热 。小暑期间,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盛夏 。
小暑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 。俗话说:“热在三伏” 。我国三伏天气一般出现在夏至后的第28天,即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2009年7月14日,进入三伏中的头伏 。
从《1971~2000中国地面气候资料》来看,除青海、甘肃、山西、内蒙、安徽的大部分地区,7月的极端最高气温相对多数出现在大暑外,大多数省份的极端最高气温都出现在小暑期间 。在全国32个省市直瞎市(台湾)中,绝大多数地区,7月的平均气温比8月要高,7月是全年之中的最热月,处在7月之中的小暑实际上很热 。
避暑
夏日,并不是处处炎热:满眼的绿树浓荫,荷花婷婷玉立,茉莉花香沁人,给人们带来一丝丝夏日的清凉;软软的沙滩、蔚蓝的海水,徐徐的海风,是人们度假的天堂;在山地风景区中,松林、云海、瀑布、山泉,轻轻的山风,宜人的温度,是人们避暑的好去处 。
在农村,人们习惯利用早晨做农活,夜晚在庭院里看电视;在城市,人们喜欢夜晚逛商场上影院、喝清凉饮料,乘有空调的汽车…… 。可见,避暑、消夏是人们的自然选择 。
防暑
夏日,防暑是人们永远需要重复的话题 。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婴儿、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 。其实只要注意采取措施,暑热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多喝茶水、绿豆汤,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换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采取防晒措施,活动不要过量,避开中午时段活动,注意劳逸结合,避免疲劳驾驶,注意收听气象部门发布的“高温警报”、“中暑指数”、“紫外线指数”预报,等等 。虽说老生常谈,但仍需提醒 。
暑假
小暑期间天气虽然炎热,但学生们却盼望着它的到来 。因为从这时起,暑假开始了 。他们会按着自己的意愿,把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 。游泳是暑期的重要活动内容,背包出游也是大、中学生的最爱 。学生们的欢声笑语不时打破青山绿水间的宁静,尤其是北方的海滨、山地的景区,往往是他们出游的首眩
需要提醒:游泳一定要到游泳区,不要选择不安全的水域游泳;外出到山地景区旅游,一定要提前了解天气,注意躲避大暴雨形成的山洪和泥石流灾害 。尤其是到川西、滇西北、桂西等多雨的风景区旅游,要特别注意安全 。
小暑节气的习俗
过去民间有小暑“食新”习俗,即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农民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 。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 。城市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 。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
相关经验推荐
- 夏至节气 夏至的由来及各地习俗
- 立春习俗 立春节气民间习俗有哪些
- 冬至吃什么好 冬至推荐5款养生药膳
- 立秋养生 立秋饮食进补的八大禁忌
- 在现实生活中,养生的方式有很多,比如以下这几种
- 中医养生|女性不同生理周期养生保健各有特点
- 中医养生“四大名补”,食药同源,养生延年
- 84岁钟南山院士的养生之道:饭要这样吃,6大健康生活习惯坚持做
- 秋燥容易伤眼!中医养生方法帮你的眼睛“补补水”
- 收藏!2021年24小时养生表来了!照着做健康一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