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大概每个人上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了!清明节的来历却很少有人知道,今年的清明是几月几日呢?其实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清明节习俗,但是扫墓好像是大家都有的!但是现代生活的发展,传统习俗的发展也是不错的哦!
民族传统习俗的新传承——文明祭祀
清明节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随着时代的变迁以及人们生活思想理念的转变,清明祭祀这一传统习俗的形式也在发生着改变 。但不管形式如何改变,这都代表了人们对祖先、先人的缅怀和思念 。
作为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同时,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按照传统习俗,清明祭祀首先要扫墓即将墓园打扫干净 。然后开始进行祭祀,这也是清明祭祀的关键环节 。人们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修整坟墓;折几支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并压上些纸钱,以示他人,此坟尚有后人,随后扣头行礼拜祭 。
如今,为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 。在贵阳,采访人员从多个墓园了解到,当地群众已一改以往清明祭祀方式,采用了鲜花祭祀的方式来祭祀、怀念已故亲人 。这样的文明、简单的祭祀方式目前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采纳 。
除此之外,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普及,出于实际生活情况,比如距离墓地很远、自身行动不便等情况,现今还出现了网上祭祀的形式,通过数字网络虚拟了这一传统习俗,以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的形式来祭祀已故亲人 。
古画中的“清明”:既有扫墓习俗又是欢快时节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一开始就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
寒食节要寒食禁火 。唐张籍《寒食内宴》:“朝光瑞气满宫楼,彩纛鱼龙四面稠 。廊下御厨分冷食,殿前香骑逐飞球 。千官尽醉犹教坐,百戏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问来由 。”所谓冷食,即已做成的熟食 。据史料载,如干粥、醴酪、冬凌粥、子推饼、馓子等 。因在寒食节用,又称寒具 。唐宫内的寒食内宴,可谓最早的冷餐大会 。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习俗一:扫墓祭祖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 。直至今天,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为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
南宋杨万里有《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诗,当时上坟已由祭扫变为带食盒酒具到郊外踏青的活动;而路旁许多卖粉捏孩儿、象生果子等物的小贩用赌博形式吸引买主,这种赌博称为“关扑” 。
习俗二:荡秋千
荡秋千是古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所以清明节也称“秋千节” 。荡秋千是从南北朝时开始流行的,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制成,后来逐步发展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 。传说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越美好 。
陈枚(公元1697-1745),字载东,号殿抡,晚号枝窝头陀,娄县(今上海市松江)人 。康熙、雍正时供奉内廷,官内务府员外郎 。工山水、人物,追宗宋元,具有传统功力,并参用西法,所作山水、人物形色俱备,用笔精妙 。传世作品有《清明上河图》、《鸦飞马健图》、《月漫清游图》等 。本图描绘了宫廷仕女寻梅、赏花、吟诗、玩月的深闺享乐生活 。
相关经验推荐
- 春分习俗 多吃5种春菜更滋补
- 清明节是哪天 清明的酒礼习俗
- 春分习俗 春分祭日乃国之大典
- 雨水节气 雨水节气的有趣习俗
- 惊蛰有什么习俗 惊蛰传统习俗蒙鼓皮
- 惊蛰的习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 立夏习俗 你不了解的九大习俗
- 惊蛰节气 惊蛰习俗祭雷神
- 惊蛰节气 吃梨也是惊蛰的习俗
- 惊蛰节气 惊蛰时节有哪些民间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