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却因为商鞅的光芒被人们所遗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是如何发展的?商鞅为何选择重农抑商?

秦孝公是战国时期秦国国君,重用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为秦国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如果没有孝公时代制订的一系列战略方针,秦国是不可能夺取天下的 。秦孝公时期秦国是如何发展的?商鞅为何选择重农抑商?

秦孝公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却因为商鞅的光芒被人们所遗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是如何发展的?商鞅为何选择重农抑商?

文章插图
说起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强盛的原因,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商鞅变法 。的确,商鞅变法之后,秦国从原本的积贫积弱的现状中走了出来 。并逐渐蜕变成一个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实力非常强劲的大国 。也许是因为商鞅功劳太过耀眼 。他的光芒甚至容易让人忘掉那个真正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础的人 。他就是当时的秦国国君秦孝公 。
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从贾谊的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到,秦孝公这个人也是一位有着极大的政治抱负和锐意进取的国君 。但是在看到这些之余,我们不能忘了秦孝公接手时候的秦国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无论对内还是对外局面都非常糟糕 。
当时的战国形势非常混乱,中原地区除了传统六大战国以外,在淮、泗之间还有数十个小诸侯国,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讨伐征战 。当时秦国和楚国、魏国接壤,而这两个国家无一例外都对秦国采取了进攻的方针 。在东方各国看来,秦国地处西隅,基本上与蛮夷没有什么区别 。因此,在文化上他们放弃了秦国,而在军事上他们对秦国进行侵略 。诸侯之间的会盟更是跟秦国没有丝毫关系,其他各个诸侯国如果不会盟一起攻打秦国,那对秦国来说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
秦孝公继位之后,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与魏国大战战败的问题 。那场战争秦国战败之后,已经无力再次征战 。无奈之下,秦孝公只得割让河西之地给魏国以换取秦国的和平 。这对于刚刚年过20岁的秦孝公来说,无异于国耻 。想要改变秦国的命运,其他各个诸侯国是指望不上的,有理想、有抱负的秦孝公只能靠自己 。
于是他公开颁布求贤令,他在求贤令中写道:“昔我缪公自歧雍之间,修德行武 。东平晋乱,以河为界 。西霸戎翟,广地千里 。天子致伯,诸侯毕贺,为后世开业,甚光美 。会往者厉、躁、简公、出子之不宁,国家内忧,未遑外事,三晋攻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 。献公即位,镇抚边境,徒治栎阳,且欲东伐,复缪公之故地,修缪公之政令 。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 。宾客群臣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且尊官,与之分土” 。
秦孝公为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 却因为商鞅的光芒被人们所遗忘 秦孝公时期的秦国是如何发展的?商鞅为何选择重农抑商?

文章插图
春秋战国时代,各个诸侯国的人才已经不限于自己的国别,基本上都是自由流动的 。但是像秦孝公这样公然向天下求贤 。可以说是前无古人 。并且在求贤令当中,秦孝公不仅指出了秦国昔日的光辉,更是痛数秦国四代国君无能而导致秦国衰落 。我国自古强调君主统一的权威性,作为一国之君自夸自强的可谓是不胜枚举,但是像秦孝公这样公开自责、自污的则是史上罕见 。放眼天下以求才,痛说国耻以自励,充分体现了秦孝公是一个胸襟宽广君主 。
而在他的秋贤令最后,他明确表示如果这个人才能让秦国变得富强,他愿意与这个人共同治理秦国,甚至还愿意与他共享秦国 。从这里我们就看的出来,秦孝公已经不仅仅是一个胸襟宽广的君主了,我们从他的求贤令中看到更多的是秦孝公自强图存、一心想要强大秦国的坚定决心 。而他的这篇求贤令,也被称作千古雄文!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