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影像处理方式与时俱进,许多讲述历史的影视节目大多以历史事实为脚本,在此基础上改编,因此许多电视剧中的细节大多是历史的真实写照 。
我们在观看电视剧时,常常会发现这么一个共同点——对于死刑犯大多给予“秋后问斩”的指令 。这一道处罚指令无疑成为统治者肆意杀戮的挡箭牌,妄借天意,滥用职权行杀伐之实,为满足一己私欲,美其名曰地昭告天下犯人被处以机型乃天意授命,实在可笑至极 。
除了“秋后问斩”,还有另一个出现频率极高的词组——“午时三刻处斩”,听着听着疑团就在脑海里成形,为何古代统治者要在“午时三刻”处斩人犯呢?这个时间有何深刻意义?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用现代24小时计时法转化“午时三刻”的具体时间 。众所周知,古代一时辰为今两小时,称为“子夜”是今夜里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的时间段,根据这条线索往下推断,午时即中午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段 。又知一刻为今十五分钟,故得午时三刻约摸是今天的中午11点45分 。
那么,为何封建统治者要选择11点45分对犯人处死刑呢 。
由于古代的统治者思想要比现在封建迷信得多,对于鬼神之说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午时三刻处斩犯人原因有二,其一,民间普遍认为在午时三刻阳间阳气最盛,人的影子最短,而处死犯人被认为是一件“阴事”,时间选午时三刻有利于旺盛的阳气冲淡引起,驱赶邪僻之事 。
其二,民间还有一种说法,午时三刻的盛阳之气能使鬼魂魂飞魄散,因此,午时三刻处死的大多是穷凶恶极的罪犯,人们意欲借最盛的阳气消灭罪大恶极的凶徒及他们的魂魄,让他们“做鬼也不得” 。
还有一种说法——“午门处斩”,也与“阳气”之说息息相关,古代人认为皇城午门是阳气最盛之地,所以“午门处斩”和“午时处斩”虽是地点和时刻的区别,可反映的大众思想是一样的 。
当然,在民间还有这么一种说法,“午时三刻”是一个人精力最为衰微的时候,选在此时处斩可以减少犯人的痛感,以此体现统治者的人文关怀 。
【为何古代处斩都在午时三刻?背后原因竟如此狠毒】关于“午时处斩”的百种说法出发点不尽相同,但无论是哪种说法,终点总离不开服务于封建统治的事实 。
相关经验推荐
- 商纣王溺爱妲己宠她数十年为何却没有生孩子
- 同是守寡武则天敢大肆养男人 慈禧为何不敢?
- 古代盗墓贼到底有多无聊?天天用粪水浇灌陵墓
- 汉元帝去世两年后 王昭君为何还要写信给他呢?
- 古代需要上夜班的两种职业 其中一个还是公务员
- 古代光棍是怎么解决的?仅需这三招不去青楼
- 古代皇帝被戴绿帽了怎么办?除了处死还有啥
- 清朝皇帝为何只能快速临幸妃嫔却不能与其同居
- 古代的山贼盗匪为何都不敢抢进京赶考的书生
- 丰乳肥臀还不够 古代后妃得宠必备的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