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晋朝时, 有一位大学问家, 名叫郭象, 字子玄 。 他在年轻的时候, 已经是一个很有才学的人 。 尤其是他对于日常生活中所接触的一些现象, 都能留心观察, 然后再冷静地去思考其中的道理 。 因此, 他的知识十分渊博, 对于事情也常常能有独到的见解 。 后来, 他又潜心研究老子和庄子的学说, 并且对他们的学说有深刻的理解 。
过了些年, 朝廷一再派人来请他 。 他实在推辞不掉, 只得答应了, 到朝中做了黄门待郎 。 到了京城, 由于他的知识很丰富, 所以无论对什么事情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再加上他的口才很好, 又非常喜欢发表自己的见解, 因此每当人们听他谈论时, 都觉得津津有味 。
当时有一位太尉王衍, 十分欣赏郭象的口才, 他常常在别人面前赞扬郭象说:“听郭象说话, 就好象一条倒悬起来的河流, 滔滔不绝地往下灌注, 永远没有枯竭的时候 。 ”郭象的辩才, 由此可知 。 而后人就以“口若悬河”来形容人善于说话, 一旦说起话来就橡倒悬的河水、滔滔不绝, 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
三国时, 蜀汉的丞相诸葛亮极得皇帝刘备的信用 。 刘备临终前, 曾将自己的儿子刘禅托付给他, 请他帮助刘禅治理天下, 并且诚恳地表示, 你能辅佐他就辅佐他, 如果他不好好听你话, 干出危害国家的事来, 你就取而代之 。
刘备死后, 诸葛亮尽全力帮助平庸的后主刘禅治理国家 。 有人劝他进爵称王, 他严词拒绝, 并认为自已受先帝委托, 已经担任了这么高的官职;如今讨伐曹魏没见什么成效, 却要加官进爵, 这样做是不义的 。
诸葛亮待人处事公正合理, 不徇私情 。 马谡(su)是他非常看重的一位将军, 在攻打曹魏时当前锋 。 因为违反节制, 失守街亭, 诸葛亮严守军令状规定, 忍痛杀了他 。 马谡临刑前上书诸葛亮, 说自己虽然死去, 在九泉之下也没有怨恨 。 诸葛亮自已也为失守街亭等承担责任, 请求后主批准他由丞相降为右将军 。 他还特地下令, 要下属批评他的缺点和错误 。 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 公元234年, 诸葛亮病死于军中 。 他一生清贫, 并无什么产业留给后代 。
释义:指以诚心待人, 坦白无私 。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 布公道 。 ”
这个成语是从《孟子?尽心下》记载的一段故事中引申出来的:“脍炙, 所同也;羊枣, 所独也 。 ”
春秋时的曾参是个孝子 。 他的父亲曾晰喜欢吃羊枣(一种野生小柿子, 俗名牛奶柿) 。 曾晰死后, 曾参竟不忍心再吃羊枣 。 此事被儒家传为美谈 。
有一次, 孟子的学生公孙丑就这件事向孟子提问:“脍炙(精美的肉食)和羊枣哪样东西好吃?”孟子说:“当然是脍炙好吃 。 ”公孙丑说:“那么曾参父子一定都爱吃脍炙了, 可为什么父亲死后, 曾参只戒羊枣, 不戒脍炙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 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却是曾晰的特殊嗜好, 所以他死后, 曾参会继续吃脍炙而不吃羊枣 。 ”
根据以上记载, 后人引申出“脍炙人口”这句成语, 比喻人人赞美和传诵(多指诗文) 。
神话中传说, 世上最早时, 天地浑然一体 。 世界像个鸡蛋, 天地的开创人盘古就在蛋里 。
一万八千年后, 盘古从蛋里走出来 。 蛋里淡淡的烟云冉冉上升, 变成青天 。 混浊的沉渣逐渐凝聚, 变成大地 。 天地近在咫尺 。 盘古弯曲着背把天地撑开 。 盘古顶开立地一万八千年, 终于把天撑高 。 天地再也不会合在一起, 盘古才安然死去 。 他呼出的气, 变成风和云 。 他留下的声音, 变成雷霆 。 他的眼睛变成太阳和月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