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求职的经典问答( 三 )


A:许多同学都希望能够特别有把握 , 或者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再开始求职 。殊不知 , 绝对多数的求职者最大的弱点恰恰就是欠缺相关经验本身!我们只有在战争中才能学会战争 , 也只有在求职碰壁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要做哪些准备 。
很多在校生对社会、对行业、对雇主的一些看法都是道听途说 , 基于这些信息所做的求职规划也常常是看上去美好 , 其实经不起推敲 。所以 , 为避免未来求职挫败的唯一方式 , 就是提前进入求职状态 , 把一些幼稚的错误留在关键性机会之前 。
9、Q:求职和“应聘” , 两者是一回事吗?
A:作为一个毕业生 , 在求职过程中最关键要完成的心态转变恐怕就是从“毕业生”到“求职者”的转变了 。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呢?
“毕业生”的基本心态是 , 我要毕业了 , 我不得不找一份工作好安排自己的下一步生活 , 属于迫于无奈型 , 他们只是被动地在“应聘”;而“求职者”的基本心态是明白自己所学一切本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 , 明白工作不仅是一个糊口的饭碗 , 同时也是人们实现理想的主要方式 , 这时候他就该更积极主动地去投入社会 , 拥抱社会 , 在市场风浪中搏击 , 找到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片天地 。
10、Q:工作要与所学专业对口吗?
A:为什么多数人都没办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其核心是因为学校的专业设立是遵循纯正的学科逻辑 , 而社会上的职位设立是遵循复杂的市场需求逻辑 , 大多数工作都是专业复合型的 。举个例子来说 , 像法律采访人员这样的工作 , 学法律的人常常觉得自己没学新闻 , 做报道很吃力 , 学新闻的人又会觉得自己没有学法律 , 做起来也不讨巧 , 大家都觉得自己做了专业不对口的工作 , 都处在一种心理拧巴的状态 。
其实 , 我们要破除僵化的专业对口的思维 , 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工作 , 学校里根本没有开设相应的专业培训 , 我们只有面向社会、面向市尝面向真实的消费需求 , 去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培养 , 这样才是一个现代人才的基本思维方式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