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发展史简介 中国陶瓷发展史( 三 )


随着唐王朝的土崩瓦解, 中国瓷器市场格局重新洗牌 。 到了宋朝, 瓷器产品打上了地方风格的烙印, 形成一个个“瓷器割据” 。 总体上可概括为“五大名窑”, 就是人们常说的官、哥、汝、定、钧 。
经过近千年的发展, 中国陶瓷到明清时期更加灿烂辉煌 。 瓷器不再单调乏味, 而是五光十色, 丰富多彩:有蓝釉、祭红釉、郎窑红釉、豆红釉、黄釉、孔雀绿釉、黑釉等, 其中黑釉是用来描边的 。
是大工水使因正基规车, 目持市斯 。
明代宣德的瓷器在落款上极为讲究——真品上的落款中, “德”字右半部分“心”字之上的一横是省略的, 但是宣德炉除外 。 因为宣德炉是皇家使用的, 所以不能残缺 。 德化窑的产品质地极脆, 制作小型瓷器尚可, 大型器物则容易变形, 但非常适合佛像, 传世的德化窑佛像价值很高 。
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但陶瓷制造却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时代, 景德镇依然稳居陶瓷生产的重要中心 。 清朝瓷器质量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为最高 。 清朝的统治者非常关心陶瓷业的发展, 曾多次颁布特别御令, 直接指导官窑的生产活动, 对每一件瓷器的器形、样式、尺寸、纹路等都有明确的批示 。 这个时期, 普遍实行“官搭民烧”制度 。 所谓“官搭民烧”, 就是朝廷把一些御用瓷器的制造工作外包给民窑 。 由专门的机构设计好瓷器的样子, 同时计算好所需银两的数目, 一并交给民窑 。 民窑拿着银两去购买原料, 按要求进行烧制 。 如果烧出来的瓷器不合规定, 或者制作过程中出现事故, 导致原料无法使用, 损失必须由民窑自己掏钱承担 。 无论返工多少次, 朝廷绝不再播一两银子, 根本不会去管民窑是赚还是赔 。 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讲, 就是自负盈亏 。 在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 许多学者都把官搭民烧归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榨”, 因为朝廷可以凭借皇权, 肆意压低价格 。 但我认为这样简单的评价有失偏颇 。 实际上, 当时参加“官搭民烧”的民窑中, 真正赔钱的极少 。 原因有三:一是参加御用瓷器的烧制, 有助于提高民窑的生产技术和效率, 在提高瓷器质量的同时, 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二, 因为是在和皇家做生意, 窑厂的腰杆就硬了, 这相当于做了广告, 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 参加官搭民烧的窑厂同时也生产民用的瓷器, 当然价格会比普通窑厂的产品要高, 但是买的人却不减反增 。 总之, 因为烧御用瓷器所赔的钱可以通过种种途径赚回来, 还会有丰厚的盈余 。 由此可见, “官搭民烧”促成了朝廷和民窑的双赢, 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制度, 否则它不会延续百年 。
【中国陶瓷发展史简介 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国陶瓷发展史如下: 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及至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是以彩陶来标志其发展的 。 其中有较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肃发现的稍晚的马家窑与齐家文化等等,解放后在西安半坡史前遗址出土了大量制作精美的彩陶器 。 从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间的汉朝,艺术家和工匠们的创作材...”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