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已有一段时间 , 但目前珠三角气候仍相对稳定 。随着大部分达到上巿规格的饲养成品甲鱼逐步上巿 , 收成已达到尾声 。当前甲鱼养殖户首要工作是如何安全养殖与过冬 , 为开春分塘养殖打下基础 。笔者就当前珠三角甲鱼温棚养殖提出几点建议供养殖户朋友参考:
首要一点 , 温度要保持稳定 , 变化不能大 。甲鱼(鳖)作为一种半水生变温动物 , 对环境温度的变化非常敏感 , 过高、过低的温度或温度的急剧烈变化都不利于甲鱼生存、生长和繁殖 , 特别是作为当前养殖主体的稚鳖和幼鳖 。
甲鱼最适的生长水温在28~32摄氏度 , 超出这一范围则会影响甲鱼的摄食与生长 。水温的日变化最好控制在1~2摄氏度内 , 最好不要超过3摄氏度 , 剧烈的水温变化会使稚鳖难以进行适应性生理调节 , 身体代谢过程易发生紊乱 , 更容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 如感冒等 。
越冬养殖中 , 光照容易被忽略 。入冬后 , 日照时间相对较短 , 冬棚内可以适当补充光照 。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 , 补充光照对甲鱼的生长速度有显著提高作用 , 还可以提高成活率 。当前很多养殖户对这点有所忽略 , 建议不妨试试 。
冬季还要适当控制温度和湿度 。今年南方冷空气来得较迟 , 室外温度较为稳定 。如果养殖户的温棚严密性较好 , 则可适当加大通风 。南北走向的温棚 , 建议南边可加大通风流量 , 北面稍小 。而东西走向的温棚 , 东西面均可加大通风量 , 较强光线的中午可适当开1~2小时增氧 , 促使低层水体的二氧化碳排出 , 有利于稚鳖、幼鳖的生长 。湿度在4O%以下较为理想 , 在立春前较为易控 , 立春后湿度会上升 , 注意通风与湿度的合理控制 。
在冬天 , 水质的管理要比其它季节严格 。冬棚水质指标最易恶化的是氨氮含量 , 一般控制在O.3毫克/升以下较为理想 , 氨氮过高甲鱼易产生肠胃不适 , 并导致腐皮、烂腿、烂嘴等疾病的发生 。
在水色与透明度、酸碱度的控制方面 , 水色保持黄绿色为最好 , 如水色过浓 , 则用适量生石灰微调后 , 适量投放光合菌和芽孢杆菌 , 并在中午适当开增氧机来培养水色 。这样水体溶解氧会比较理想 , 更有利于稚鳖、幼鳖的生长 。
【冬棚甲鱼养殖的关键技术要点 甲鱼养殖方法与技术要点】越冬稚鳖和幼鳖个体小 , 抵抗力差 , 除保证良好投喂外 , 温棚养殖还应适当添加复合多维、微生物制剂、保肝利胆的中草药 , 保护肠胃肝胆功能 , 使其成为提高成活率与生长速度的保障 。
相关经验推荐
- 稻田养殖黄颡鱼的方法与步骤 怎样养殖黄颡鱼
- 鳗鲡养殖知识简介 鳗鲡的生活环境
- 蓝藻对养鱼有影响吗 乌鱼养殖池蓝藻过多引起中毒怎么办
- 乌鱼养殖方法及条件介绍 乌鱼的生活习性和养殖规律
- 奥尼罗非鱼养殖周期 奥尼罗非鱼养殖方式
- 黄鳝养殖技术方法 黄鳝养殖的一般方法
- 鳗鱼养殖场在不同地理条件怎样选择场址
- 鳗鱼养殖政策 依据什么条件选择鳗鱼养殖场场址
- 养殖鳗鱼对水质有什么要求? 养鳗鱼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 罗非鱼的稻田放养方法与步骤 罗非鱼养殖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