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剥莲蓬的意思? 卧剥莲蓬是哪首诗

“卧剥莲蓬”是《清平乐·村居》这首诗 。
《清平乐·村居》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所作 , 此词描绘了农村一个五口之家的环境和生活画面 , 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 全诗表现出作者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 。
《清平乐·村居》原文【卧剥莲蓬的意思? 卧剥莲蓬是哪首诗】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 溪头卧剥莲蓬 。
《清平乐·村居》翻译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 ,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小草 。含有醉意的吴地方言 , 听起来温柔又美好 , 那满头白发的老人是谁家的呀?
大儿子在溪东边的豆田锄草 , 二儿子正忙于编织鸡笼 。最令人喜爱的是小儿子 , 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 , 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
《清平乐·村居》注释1、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 , 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 。后用作词牌名 。《宋史·乐志》入“大石调” , 《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 。双调四十六字 , 八句 , 前片四仄韵 , 后片三平韵 。
2、茅檐:茅屋的屋檐 。
3、吴音:吴地的方言 。作者当时住在信州(今上饶) , 这一带的方言为吴音(今吴语) 。相媚好:指相互逗趣 , 取乐 。
4、翁媪(ǎo):老翁、老妇 。
5、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
6、织:编织 , 指编织鸡笼 。
7、卧:趴 。
下阕四句 , 采用白描手法 , 直书其事 , 和盘托出三个儿子的不同形象 。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 , 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 。二儿子年纪尚小 , 只能做占铺助劳动 , 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 , 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 , 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 , 即可知晓 。
这几句虽然极为通俗易懂 , 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 , 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 。
全词以白描手法描述了农村的乡土风俗 , 呈现出一种清新宁馨的风格 。
《清平乐·村居》创作背景此词作于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 。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爱国抗金的政治主张 , 从二十一岁南归以后 , 他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 。
从四十三岁起 , 他长期未得任用 , 以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闲居达二十年之久 。理想的破灭 , 使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 , 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 。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 。
《清平乐·村居》作者介绍辛弃疾 , 南宋词人 。字幼安 , 号稼轩 , 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 曾任耿京军的掌书记 , 不久投归南宋 。历任江阴签判 , 建康通判 , 江西提点刑狱 , 湖南、湖北转运使 , 湖南、江西安抚使等职 。
四十二岁遭谗落职 , 退居江西信州 , 长达二十年之久 , 其间一度起为福建提点刑狱、福建安抚使 。六十四岁再起为浙东安抚使、镇江知府 , 不久罢归 。
一生力主抗金北伐 , 并提出有关方略 , 均未被采纳 。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激昂 , 富有爱国感情 。有《稼轩长短句》以及今人辑本《辛稼轩诗文钞存》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