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团队 高价研学团

2023年高考的两天前,一大早,北京南站已经挤满了一波又一波出省研学的学生团 。短短一个小时,来自五所中小学的几百人相继踏上了去往上海、黄山等地的列车 。
“现在是暑假前的研学小高峰,很多学校被选为考场,不能上课,正好外出研学 。”北京微创博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CEO王虎纹在车站人群中穿行,前后协调两所学校的研学团整队进站 。加上暑期业务,他承接的去上海的研学团就有28个,“仅北京就有至少500家企业在做研学” 。
不久后,从外地赶来北京的研学团也将如潮水般涌入北京 。“整个暑期,除门头沟等郊区,北京市区酒店几乎订不到整段时间的批量客房,酒店反馈说,都被研学团包了 。”一家创立十余年的教育机构顾问严初吐槽说 。
“清北校园游”是暑期最热门的产品之一 。北京研学旅行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苏昱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最近一段时间接到的咨询电话中,超过一半提出要去清华、北大校园参观 。苏昱观察到,从二十多年前首次面世至今,“高校游”产品并没有太多改变,且同质化问题严重 。一些机构只是将京外孩子带进学校逛一圈、拍拍照、再到食堂吃顿饭 。
疫情之后,“高校游”变得更困难了,但依然挡不住各显神通的研学团 。大多数高校限制校外人员进入,以清华北大为例,目前只接受校友等特殊人群入校参观,还需要提前预约,凭身份证进入 。“组织者通过各种私人关系将孩子送进校园,为了不被发现,不能打旗帜、不让穿统一服装,化整为零地、三个五个地往里混,孩子高高兴兴转一圈,能学到什么?”苏昱坦言,组织者把重点放在了建立渠道上,而不是内容设计 。
在学校推动和家长追捧下,研学市场近年来急速膨胀,但行业乱象丛生 。《中国研学旅行发展报告2021》总结为课程化、经费、人才、安全等几个行业痛点 。最显著的表现是“游而不学、价高质低”,而是否存在虚假宣传或安全隐患等相对隐性的问题,消费者又很难在第一时间察觉 。
“双减”政策出台后,原来给孩子报课外补习的家长纷纷将目光投向研学,但面对铺天盖地的广告,大部分家长其实并不能清楚认知“研学旅行”的概念 。研学的钱到底花得值不值?游走在教育和市场中间地带的研学团,应该如何设计、如何定价?在不少受访者看来,“高价研学团”的变异,让研学变味了 。

研学团队 高价研学团

文章插图
6月5日早上7点多,北京南站已经挤满了一波又一波出省研学的学生团:短短一个小时,来自五所中小学的几百人相继踏上了去往上海、黄山等地的列车 。摄影/本刊采访人员 李明子
“我把学校当花园,学校把我当猪宰”
今年4月中旬,一位网名“孙空空”的佛山家长就孩子所在学校的研学“乱象”连发12问,两条视频在网站哔哩哔哩的播放量近千万,引发广泛关注 。
他女儿就读的私立学校组织小学生到香港“微留学”,活动5天,收费5980元,远高于行程的实际采购价 。而“研学”内容及行程极尽模糊,只笼统地提及了“香港领袖训练课程”“香港学校参访交流课程”“香港科技课程”,其中最明确的“研学”地点竟是香港迪士尼乐园 。此外,孙空空还提出了协议书是否存在霸王条款、如何保障学生安全、收费账号为个人号等问题 。
“参加这次活动真的是自愿?还是打着自愿的名义做强迫的事?不去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会不会被特殊对待?”“学校选择的这个承接活动的公司有经过调查吗?这个可能涉及193万多的大额项目,同时也涉及到这么多学生安全的活动,必然是要选择大型的有经验的公司,这其中就涉及招标,那么学校有这么做吗?”家长“孙空空”在视频中愤怒指责,“我把学校当花园,学校把我当猪宰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