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停在了“强数据”时代

文丨智能相对论
作者丨陈选滨
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中国城镇总人口达8.48亿人 , 城镇化率达60.6% 。
二、根据IDC 2020年7月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支出指南》披露 , 2020年 ,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支出规模达到259亿美元 , 同比增长12.7% , 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 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智慧城市支出国家 。
从这两份数据来看 ,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 , 城市系统对于人口的承载能力不断面临着新的挑战 , 我国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主导的城市系统变革正在加速爆发 。 目前 ,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 , 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已经达到290个 。
与之相应的 , 在市场上 , 随着智慧城市需求扩大 , 各领域的领先企业纷纷布局智慧城市建设领域 。 BATHJ、中国平安、浪潮、新华三、中国电信、联想等等巨头都相继在各大城市落地项目 , 以帮助当地政府构建智慧城市建设体系 。
然而 , 尽管我们目前所能看到的市场表现很是活跃 , 但实际上智慧城市真正落地的项目并没有达到我们所想象的那样智慧、科幻 。 做的人多了 , 并不代表做的就好 , 我们过去所想的智慧化 , 都错了 。
与其说智慧城市 , 还是不如说是数字城市
在宁波 , 今年正式启动运营的宁波城市大脑 , 采用的正是“一屏观天下、一脑管全城”的模式 。 据悉 , 目前宁波城市大脑已汇聚25个委办局应用系统和102亿条数据 , 其中包括共享数据65亿条以上、开放数据3亿多条 , 呈现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 , 包括各大交通枢纽的运行数据、各家医院的人流数据以及制造业的发展数据 , 等等 。
实际上 , 这就是目前大多数智慧城市建设的通用路径以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借助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结合AI、大数据等技术先实现对城市动态数据的感知 。 因此 , 就目前的发展而言 , 现阶段的城市系统升级与其说是“智慧城市” , 倒不如说是“数字城市”吧 。
这也是为什么智慧城市建设发展了这么多年 , 城市民众对于智慧化的感受仍然非常有限 。 因为真正的智慧化还未到来 , 如今的城市仍在学习如何更全面、实时、深入的感知数据 。
而对于一个庞大的城市系统而言 , 且不说智慧 , 光是学会感知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 。 以智慧中山的建设难点来看 , 就面临着诸多感知学习层面的问题:
一、数据感知往往需要摄像头、传感器等硬件设备的支持 。 目前 , 智慧中山需要将原本连接的24个镇街细化延伸至277个村居节点 , 从而感知更多委办局、机构、企业以及人员 。 对此 , 智慧中山将在未来需要规划十万级终端及传感器来实现这一目标 。
二、网络是数据感知的另一个关键 , 简单来说 , 没有网络 , 数据无法传输、分发 , 基于智慧城市的需求更加复杂 , 因而对网络的需求也就更高 。 目前 , 中山已建成业务专网约二十个 , 但是专网之间仍存在数据融合难、单一单位重复接入多个专网、专线网络宽带利用率低、出现故障难定位等等问题 。
三、智慧城市的实现需要无处不在的感知 , 而实现这样的感知往往需要极具前瞻性的部署和管理 , 感知的深度也决定着未来城市治理的精度 。 一旦出现感知盲区 , 便有可能发展成为智慧城市管理的“漏洞” 。
所以 , 不管是从技术角度还是部署层面来看 , 学会感知对于城市系统升级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必要且困难的事情 。 这也导致了智慧城市建设迟迟停留在“强数据”阶段 , 真正智慧化的“强连接”、“强交互”仍未全面实现 。
可以说 , 智慧城市是数字城市的进阶 , 两者之间的跨越必须建立在成熟的数字城市之上 , 进而才能实现智慧城市 。 而客观来说 , 现如今智慧城市建设仍停留在通常的数字化阶段 , 未到普遍的智慧化阶段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