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尔|富士康还是败走印度?工人加班遭罢工,郭台铭的建厂梦“破碎”( 二 )



富士康之所以时刻追随苹果公司 , 一是因为富士康的营收主要来自苹果公司的订单 , 一旦失去苹果公司的订单 , 富士康的营收就会直线下跌;二是因为印度市场的劳动成本仅需1000元 , 远远低于中国市场 , 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公司的支出成本 。 经过一番衡量 , 富士康第一时间建立了第一家工厂 , 并且开始招聘员工 。
然而 , 随着iPhone 实现量产 , 印度市场逐渐暴露出了一些弊端 。 富士康为了完成苹果公司的订单 , 要求印度工厂的员工进行加班 , 一些员工听闻加班纷纷选择罢工 , 导致富士康的产能一直无法达到标准 。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 富士康不得不继续招聘工人 , 通过发放奖金的方式提高员工们的工作效率 , 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富士康的成本支出 。
除了员工们罢工 , 印度市场的基础设施十分落伍 , 导致富士康经常面临断电的现象 , 工作效率直线下跌 。 加上一些零件只有中国市场才能提供 , 富士康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采购 ,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富士康的运作 。 随着矛盾的不断积累 , 富士康终究还是败走印度市场 , 这意味着富士康的50亿建厂梦破碎 。

由于50亿的建厂资金是在富士康、苹果公司面临纠纷的时候产生的 , 因此印度政府取消了这一计划 , 停止富士康在印度市场的建厂计划 。 面对这一局面 , 富士康选择重返大陆市场 , 并将目标放在了5G智能手机市场 , 对于富士康而言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 然而 , 离开容易回来困难 。 重返大陆市场的富士康想要实现长远发展 , 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 中国市场已经出现了新的可以取代富士康的代工厂商 , 它就是比亚迪 。 随着比亚迪的不断兴起 , 未来将会占据原本属于富士康的市场份额 , 导致富士康全球第一的位置不保 。 加上苹果公司为了避免富士康“一家独大” , 将一些订单交给立讯精密进行代工 , 导致富士康的订单不断减少 。

实际上 , 这不是富士康第一次在印度市场面临经营危机 , 上一次还是因为匆忙建立工厂导致整个工厂的指标无法达到标准 。 一切来得太快了 , 可能郭台铭永远无法预料 , 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导致富士康的发展深受打击 。 相比印度市场 , 中国的劳动成本确实较为昂贵 , 但是“一分钱一分货” , 中国工人的稳定性、工作效率一直排名世界领先 。
富士康没有发现这一隐形的财富 , 跟随苹果公司在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印度市场建立工厂 。 要知道 , 昔日的富士康是一个人们引以为豪的企业 , 一些人甚至认为中国市场离不开富士康、苹果公司 。 但实际上 , 苹果公司、富士康的离开不会给中国市场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 反而是富士康、苹果公司 , 它们根本离不开中国市场 。

虽然富士康经过了一轮发展发现了这一问题 , 并且选择重返大陆市场 , 但是依旧无法避开市场问题 , 不断兴起的比亚迪已经占据了一些市场份额 。 可以说 , 富士康想要恢复以前的辉煌基本不可能了 , 只有不断优化、完善自身的管理 , 富士康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 一度看不起中国市场的富士康 , 目前只能通过中国市场提高产能 , 从而实现公司的正常运作 。
总结本以为印度市场有望成为下一个“中国市场” , 不料印度工厂的工人不愿加班 , 甚至选择罢工 , 导致富士康的产能不断下降 , 终究还是败走印度 。 虽然富士康选择重返大陆市场 , 但是随着比亚迪、立讯精密的不断崛起 , 富士康作为全球第一代工厂商的地位可能“不保” 。 对于富士康50亿的建厂梦破碎 , 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吗?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