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 二 )

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
文章图片
NBA2K的游戏画面
传统的体育和电子竞技的最大不同在于 , 一个需要用真实的身体去进行对抗 , 也只能是线下 , 如果想要参与体育运动 , 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会急剧上升 , 用游戏去参与运动会减少时间和精力成本 , 但在电子竞技中 , 这就是很“蓝”的啦 。
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电子竞技本身就是作为游戏来比赛 , 如果要参与电子竞技那基本上可以排除90%以上的玩家 , 观众如果想直接参与到电子竞技中无疑于一步登天 , 但是通过模拟电竞团队的运营 , 管理以及对比赛进行决策等等比赛外围一些事情 , 就可以让观众直接参与电子竞技当中 , 模拟经营品类的优势就在于此;能够玩家提供有别于竞技游戏之外的电竞体验 。
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
文章图片
如此契合玩家理念的游戏模式 , 为何口碑会跌至谷底呢?
02
口碑与热度不成正比
而无论是商业成功的传统体育游戏还是新起的电竞模拟经营游戏的口碑 , 似乎都不太好……之所以为如此的原因在于:
1.严重商业化并不适用于电竞模拟经营
无论是传统体育游戏还是电竞相关的游戏口碑都相对较低 , 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过于商业化的付费模式 , 作为长线运营的游戏来说 , 付费模式也大多采用了抽卡开箱这一系统 , 把选手作为稀有度不等的卡牌 。 但为了区分选手各个时间段和为选手转会进行合理化的设定 , 很多时候选手的不同时间段和不在不同队伍也都会成为不一样的卡牌 , 这是玩家声讨最严重的地方 。
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
文章图片
不同时间段的选手
而传统体育游戏就算如此也还能进行年产 , 与电竞模拟经营游戏最大不同就在于受众群体 。
电竞受众相较于体育赛事的受众群体更年轻化 , 电竞观众大多都是没有自主消费能力的未成年人以及经济不独立的大学生 , 传统体育赛事的观众是以拥有独立消费能力的成年人居多 , 所以在付费能力上电竞观众是比体育赛事的观众更低 。
从2019的电竞用户的月消费能力来看 , 以1000-3000的居多 , 并且电竞观众消费渠道也更为狭窄 , 电竞观众更多会针对于选手本人的消费 , 而对其衍生作品 , 例如周边 , 联动产品反而会相对而言更少 。
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游戏质量也是导致口碑低下的一环 。
2.同质化严重的游戏玩法 。
传统体育游戏大部分是作为模拟经营这一玩法 , 都是让玩家作为一个经理甚至于教练 , 通过与不同的队伍进行比赛获得更高的声望 , 去更高级的赛事比赛 , 而这一套玩法可以说已经被用烂了 , 但传统体育游戏能每年一部还是有人买就是因为他能在一定程度给你提供运动项目的乐趣 。
以FIFA来说 , 玩家能通过FIFA感受到足球的乐趣 , 但电竞模拟经营游戏呢?
一个千亿级产业,为什么出来的衍生游戏都是一股异味?
文章图片
FIFA的游戏画面
以《电竞经理》举例 , 虽然游戏本身做了许多赛事相关的系统 , 比如比赛中的BP(英雄联盟中的禁选) , 对局中的打法思路等等围绕着比赛本身 , 在比赛之外也有照顾选手心态 , 提升选手技能经验;但前者过于繁琐 , 有些本末倒置 , 后者也是其他不同类型手游的养成系统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