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上雄彦|井上雄彦的《浪客行》为什么画不下去了?问题出在佐佐木小次郎( 二 )


1939年、刊登了《宫本武藏》指出庶民生路的吉川英治受到军方赞赏
吉川英治的小说《宫本武藏》获得极高人气的一个原因就是很接地气 , 充斥着大众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各种要素 , 这部小说当时在《朝日新闻》这个报纸上连载 , 所以文字极简、故事短小又抓人眼球 , 即使没看过前面连载的部分 , 从中间的某段看起 , 也会马上就被吸引 。
吉川在小说中将武藏塑造为一个剑禅合一的修行之人 , 当然 , 其中也有一些套路 , 比如为了营造武藏弱势者的形象来向读者卖惨 , 吉川故意将宫本武藏安排到关原之战战败的西军大名宇喜多秀家一方 , 这一点是与历史不符的 , 完全是小说的虚构 。
按照《庆长7年?同9年黑田藩分限帖》记载 , 1600年的关原之战中 , 武藏的父亲新免无二是作为德川家康一方东军大名黑田卫官兵的序列出战的 , 而且武藏最后效力、出仕的也是东军序列的细川忠兴家的细川藩 。
除此之外 , 小说中的情节扣人心弦 , 让人完全猜不到结局 , 就拿武藏的成名战“吉冈之战”来说 , 吉川英治小说中 , 当时的武藏面对吉冈传七郎并无必胜把握 , 传七郎的临战状态毫无破绽 , 武藏先是斩杀了从后面偷袭的吉冈一门的太田黑兵助 , 然后在黑兵助头颅飞向传七郎 , 对方失神的一瞬间趁机斩杀了传七郎 , 非常惊险 , 以至于让读者捏了一把汗 。
吉川英治在小说中所强调的宫本武藏“剑禅合一”精神 , 其实说白了就是勤吃苦的苦行僧做派 , 因为当时是战争时期嘛 , 底层大众都勒紧裤腰带过得很苦 , 小说中对吃苦的歌颂有利于维稳 , 所以后来1942年 , 日本军方抛来了橄榄枝 , 请吉川英治为军方的几位将军树碑立传做军方的写手 。
比如为海军中将山口多闻(死于中途岛海战)写的《提督和他的部下》 , 为安田义达(死于巴布新几内亚)写的《安田陆战队司令》 。
不过武藏成名后却隐居山林修行这件事非常不合逻辑 , 按照日本的传统 , 学习剑法的武士都是为了出仕大名 , 就和读书人考取功名是一个道理 , 这种理念深入人心 , 所以后来近代武士阶层被削弱的时候 , 就引发了不少武士的抗议 , 因为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途径没有了 , 有一部电影《切腹》就描写了武士和养他们的大名之间的矛盾 。
战后 , 山田风太郎的《魔界转生》小说对宫本武藏的描写 , 就是说这个人虽然剑术高超但是不圆滑不会做人 , 结果一生追求仕途而未果 , 最后在山林中含恨而终 。
所以说 , 吉川英治在当时的战争背景下把武藏刻画成一个低调隐忍的苦行僧是很接地气的 , 如果他把武藏写成武功高强、劫富济贫的佐罗 , 可能日本的时局就动荡了 , 老百姓从内部瓦解了霓虹 , 抗日战争弄不好可以少打几年 。
这部小说中也有很多“喜闻乐见” , 比如被吉冈清十郎强暴的朱实 , 后来破罐子破摔进了风月场 , 又和武藏的发小又八搞在了一起 , 被利用图谋发动刺杀将军的政变 , 又八捡到了一纸剑术认定书 , 于是冒充小次郎坑蒙拐骗 。
作为主角的宫本武藏是不折不扣的草根英雄 , 一路都是靠自己 , 但是小说原作中的最后一个对手小次郎 , 却被描写成一个圆滑、有些狂妄自负的人 , 吉川英治用了很多细节描写 , 让大家对这个美男子产生了不少厌恶之情 。
先于佐佐木小次郎出场的是他的同门师兄草天鬼 , 这哥们就是一个杯具 , 一身武艺却被一群卖苦力的农夫丢石头丢死了 , 临死前 , 天鬼师父钟卷自斋拜托他捎给小次郎的剑术认定书也被当时卖苦力又八(武藏发小)获得 , 从而开启了冒牌小次郎的生涯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