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夭折,喜马拉雅陷入“非战之罪”?

IPO夭折,喜马拉雅陷入“非战之罪”?
文章图片
宝哥说
我不杀伯仁 , 伯仁却因我而死 。
喜马拉雅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 。
2021年5月1日 , 喜马拉雅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IPO申请 , 估值或超50亿美金 。 可在临门一脚之际 , 这家公司却疑似被“红牌罚下”——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 , 经过与监管机构讨论 , 喜马拉雅已放弃了在纽交所的上市计划 , 准备将上市地改为香港 。
“我不杀伯仁 , 伯仁却因我而死 。 ”
促使喜马拉雅做出这一决定的 , 还得是同行们的“衬托”——事实上 , 从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对滴滴、Boss直聘、运满满、货车帮四家赴美上市企业展开了密集的网络安全审查 , 再到国家网信办拟规定对掌握超100万用户个人信息的公司赴国外上市须审查开始 , 数据安全四个字 , 已经成为此类公司的最大“命门” 。
外部环境持续收紧 , 让身处风暴核心地带的喜马拉雅 ,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脆弱——尤其当“耳朵经济”的故事迎来天花板 , Io T的新故事充满变数时 , 喜马拉雅还需要继续面对多年来 , 困扰自己的变现和版权纠纷等问题 。
抉择时刻 , 喜马拉雅究竟何去何从?
01
“耳朵经济”的蓝海“悖论”
比起外部环境的持续收紧 , 行业越发激烈的竞争环境 , 正带给喜马拉雅巨大的压力 。
虽然 , 随着在线音频行业发展 , 喜马拉雅FM、荔枝FM等头部企业把“耳朵经济”的故事讲得头头是道 , 各类报告和数据堆砌出了一个诱人的“蓝海市场” 。
一方面 , 如今在线音频用户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 用户粘性不断提高——据艾媒咨询报告 , 2021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规模有望突破6亿 , 达到6.4亿人 。 而截止2021年2月 , 在线音频用户人均月使用时长为298分钟 , 而2020年用户人均月使用时长为473分钟 。
另一方面 , 在线音频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艾瑞咨询报告显示 , 中国在线音频市场2018-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44% , 2023年则预计达到698.1亿元 。 但如此规模的市场中 , 市场渗透率却有待提高 。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 , 目前在线音频的渗透率仅为45.5% 。 相比之下 , 在线音乐、在线视频的行业渗透率已经分别达到89%、74% 。
但是 , 巨大的市场潜力正在加剧着竞争 。 当视频、音乐等行业逐渐进入存量竞争时期 , 在线音频的“蓝海”自然逃不过互联网巨头们的发力重点 。
作为第一个“搅局者” 。 腾讯早在2019年 , 便开始于在线音频领域预热 。 彼时 , QQ音乐推出“听书”板块 , 引入了《庆余年》《盗墓笔记》等原著IP , 酷狗音乐也紧随其后 , 推出了酷狗电台 。
IPO夭折,喜马拉雅陷入“非战之罪”?
文章图片
到了2020年4月 , 腾讯音乐上线“酷我畅听”APP , 开始正式进军在线音频 。
2021年以来 , 腾讯更是加快了步伐——今年1月 , 腾讯全资收购“懒人听书” , 之后将“酷我畅听”与“懒人听书”合并为“懒人畅听” 。 据腾讯音乐消息 , 其长音频业务去年年底月活已突破1亿 , 冲劲十足 。
除了资金强大腾讯入局外 , 字节跳动也有所动作 。 去年6月 , 字节跳动正式推出了“番茄畅听”APP , 可以看做其旗下“番茄小说”的升级版 , 对接其中的正版IP 。
值得注意的是 , 虽然字节跳动尚未在长音频领域着重发力 , 但其强大的内容分发实力以及抖音、今日头条打下的流量基础 , 都将会对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等原生玩家形成巨大的潜在威胁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