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夭折,喜马拉雅陷入“非战之罪”?( 三 )


此外 , 版权问题也是喜马拉雅绕不开的困境 。
一直以来 , 喜马拉雅凭借与阅文等IP公司的合作拥有了大量优质IP 。 截止2020年末 , 喜马拉雅已经与中信出版社、晋江文学网等140多家机构建立了合作联系 , 并与德云社、民间艺术表演团体、吴晓波、余秋雨等团队及个人IP均有合作 。
但是 , 喜马拉雅却时常游走在侵权的边缘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喜马拉雅涉及诉讼高达1785起 , 其中68%的案由涉及版权纠纷:诸如《斗罗大陆》、《左耳》、《如懿传》等知名 IP 持有方 , 都曾状告过喜马拉雅的侵权行为 。
不少观点指出:喜马拉雅对阅文等IP公司的依赖 , 长远来看并不利于其自身内容版图的建设 , 这相当于是把自身对于内容的主动权交在了别人手里 。
04
押注IoT , 喜马拉雅的新故事能否生效?
旧有问题难以解决 , 喜马拉雅便开始讲新故事 。
喜马拉雅此前递交的招股书中 , 对Io T(物联网)做出了重点关注——其招股书显示 , 2021Q1喜马拉雅2.5亿月活跃用户中 , IoT及其他第三方开放平台月活用户有1.46亿 。
但有趣的是 , 喜马拉雅这1.46亿用户来自第三方平台的数量 , 约为其自有Io T平台用户量一倍 。
事实上 , 这并非是喜马拉雅第一次关注到智能设备领域 。 早在2017年6月 , 喜马拉雅便发布了首款智能音箱“小雅” , 发布当天便卖出5万台 。
IPO夭折,喜马拉雅陷入“非战之罪”?
文章图片
“小雅”的出现迅速点燃了智能音箱市场的热情 , 也引来了互联网巨头的注意 。 “小雅”发布次月 , 小米的“小爱同学”、阿里的“天猫精灵”便相继推出 。
可是 , 如今互联网的巨头们已将国内智能音箱的市场几乎占尽 。 洛图科技(RUNTO)《中国智能音箱零售市场月度追踪》显示 , 2021年一季度天猫精灵、百度、小米、华为市场份额达到95.5% 。
从这一点上说 , “起个大早 , 赶个晚集”的喜马拉雅 , 其整个在线音频行业被迫转向了车载终端 , 以求寻找新出路——其招股书显示 , 截止今年3月喜马拉雅已与特斯拉、吉利、比亚迪等60多家车企达成合作 。
但新业务转变为新增长无疑需要时间 , 现在的喜马拉雅又还能否等得起?
上文提到 , 内容和营销获客方面的不断投入 , 已使得喜马拉雅承受巨大的成本压力 , 这也导致现金流出现了很大问题——公开数据显示 , 截止2021年3月底 , 喜马拉雅账面现金总共只剩不到5亿元 , 已经处在近三年内的最低点 。
可以说 , 相比于讲好新故事 , “活下去”才是喜马拉雅目前最棘手的问题 。 而此次赴美IPO生变堵上了喜马拉雅的融资通道 , 无疑给了喜马拉雅最为沉重一击 。。
IPO夭折,喜马拉雅陷入“非战之罪”?
文章图片
更重要的是 , 喜马拉雅是否有新的优质内容作为新业务的支撑?
事实上 , 关键的Io T业务有着两个关键词——“场景”和“陪伴” , 这正是在线音频能够博得用户青睐的底层逻辑 。 但无论在何种“场景”下 , “陪伴”用户的依然是内容 。
可以说 , 优质内容将成为所有流媒体平台最终归属 。 这一点 , 在发展足够成熟的长视频平台中已经有所体现 。 这便又绕回到原点——如何寻找一套有效的变现模式 , 让优质内容发挥其商业价值?
这或许才是喜马拉雅 , 一直想要解决 , 却难以解决的根本问题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