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拉开产业化序幕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拉开产业化序幕

特斯拉入局人形机器人有望拉开产业化序幕 , 国内零部件龙头上市公司将受益于此 。
杜鹏/文
2022年6月 , 马斯克多次透露特斯拉有望在2022年9月30日前公开推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擎天柱)”的原型机 , 海内外为之振奋 。
随着擎天柱原型机上市临近 , A股人形机器人成为近期市场上的热门概念 , 相关概念股被疯狂炒作 。
其中 , 减速器龙头中大力德半个月内录得8个涨停板并创下历史新高 , 近两个月股价最大涨幅超260% 。 6连板的鸣志电器两个月内股价最大涨幅超200% , 绿地谐波6月以来最大涨幅超过170% , 埃斯顿、禾川科技、汉宇集团、巨轮智能等相关概念股均有不错表现 。
主流机构认为 , 特斯拉入局人形机器人有望推动产业链从研发阶段进入量产阶段 , 拉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序幕 。
人形机器人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 国内零部件供应商有望凭借成本优势快速切入特斯拉机器人零部件和本体制造的环节 , 有望复制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路径 。 尤其是从事减速器生产的国内龙头上市公司 , 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的最大受益者 。
市场空间巨大
事实上 , 早在2021年8月19日的“人工智能日”活动中 , 马斯克就宣布了制造人形机器人的计划 。 从已发布的信息来看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体型和常人类似 , 身高约1.73m , 重57kg , 可负重20kg , 硬举重量68kg , 行进速度约8km/h 。 马斯克在一次采访中表示 , 机器人未来的量产成本有望低于一辆汽车 , 约2.5万美元 , 人民币16万-17万元 。
马斯克对特斯拉机器人未来的应用场景有非常丰富的构想:它将可以用来“消除危险、做重复性和无聊的工作” , 执行工业生产和家庭服务中的各种任务 , 包括组装汽车零部件、采购杂货等 , 并最终“将体力劳动变成一种选择” 。
东吴证券认为 , 考虑到特斯拉强大的产业化能力与市场影响力 , 特斯拉擎天柱的推出有望拉开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序幕 。 平安证券认为 , 特斯拉高调入局人形机器人有望推动产业链从研发阶段进入量产阶段 , 助推产业链发展 。
在平安证券看来 , 特斯拉在电动汽车领域已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工程、市场能力 , 有望在机器人领域大放异彩;虽然制造人形机器人充满挑战 , 但凭借其技术、工程和市场能力 , 特斯拉仍有望为机器人产业吹响向未来冲锋的号角 , 其表现值得期待 。
对于产业化时间表 , 根据马斯克接受采访的公开说辞 , “擎天柱”预计2023年年底开始交付 , 目标量是2023年10万台、2024年50万台、2025年100万台 。 马斯克还宣称 , 擎天柱将比汽车和全自动驾驶更有价值 , 擎天柱的重要性将在未来几年显现 。
根据全球市场研究机构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 , 全球人性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从2022年的15亿美元提升至2027年的173亿美元 , 千亿元蓝海市场未来可期 。
民生证券预计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630亿元 , 到2030年达到3720亿元 。 华西证券研报预计 , 2030年人形机器人有望达到万亿元规模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包括上中下游三部分 。 上游为核心软硬件 , 硬件主要包括伺服电机、减速器等 , 软件主要包括机器视觉、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系统控制等;中游则是人形机器人本体制造商 , 国外包括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 , 国内包括优必选、北京钢铁科技等;下游的应用场景包括迎宾接待、展厅引导、高校科研等 。
从技术和成本两方面看 , 核心零部件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 一方面 , 人形机器人技术的本质是3D空间中高维度的感知与运动 , 高性能的核心零部件是实现感知与运动的基础 。 另一方面 , 成本上核心零部件占据重要地位 , 以传统工业机器人为例 , 核心零部件占据整机70%以上的成本 。 人形机器人自由度高达30-40个 , 远高于传统工业机器人的2-6个 , 所需零部件更多 , 其成本占比将会更高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