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推荐:阳春面各地小吃

很多人都喜欢吃阳春面,也将阳春面作为了长寿面来食用,那么就阳春面的起源和人们的饮食习惯,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阳春面,又称光面或清汤面,是指一种不加上任何菜肴配料而只有汤的面条,常见于中国上海地区 。煮这种面的面条一般没有规限,细如龙须面或者粗如宽面均可使用 。阳春面的名称起源于农历十月的别称“小阳春” 。相传由于这种面的价格是十分钱一碗,因此被冠以阳春面的美名 。

美食推荐:阳春面各地小吃

文章插图
阳春面
阳春面英文译名Plain Noodles ,又称光面 。民间习惯称阴历十月为小阳春,上海市井隐语以十为阳春 。以前此面每碗售钱十文,故称阳春面 。开洋葱油拌面又称海米葱油拌面 。以熬香的葱油和烧透的海米(上海人称开洋),与煮熟的面条一起拌食 。面条韧糯滑爽,海米软而鲜美,葱油香郁四溢.1945年后,城隍庙有个姓陈的摊贩运用苏北家乡日常的方法熬制葱油,用来拌面 。葱香浓郁与众不同,很受欢迎,流传至今 。现为湖滨点心店的特点小吃 。
在台湾,传统的阳春面会加些许葱花和猪肉 。但在民国七十几年时,猪肉价格飙涨,现今的阳春面多以小白菜或豆芽菜来代替猪肉,或改用肉臊 。有些人喜欢吃阳春面加卤蛋,不过需另加新台币5元或以上 。
面条是我国最常见的传统面食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驰名世界 。据史料记载,最早的面条可追溯到距今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东汉 。在东汉<四民月令>一书中载有「........立秋勿食煮饼及水溲饼」之语,据考证「水溲饼」、「煮饼」是中国面条的先河 。魏晋时称「汤饼」 。南北朝时称「水引饼」或「水引面」 。汉<释名.释饮食>载有:「蒸饼、汤饼、金饼、索饼之属,皆随形而名之也」;<九谷考>中也有「释名之索饼,即今之索面,西北称扯(抻)面」;<素食说略>中有「面条,古名索饼,一名汤饼,索饼言其形,汤饼言其食法也 。」做法是用手将面团搓成筷子粗细,再水浸,食用前用手捻成如韭菜叶样子,入沸水煮熟,类似宽面条;或称「餺飥」,在<齐民要术>中记载做法:用手搓成手指长,用水浸,下锅时用手捻薄,再用沸水煮熟,这种方式很像山西的「搓面」与「揪片」 。
阳春面
【美食推荐:阳春面各地小吃】中国人吃面的习惯由来已久,古人甚至将面条叫「饭」,而大米、小米做的饭则叫做「米饭」以区之 。吃面不仅用於困腹,也有民俗礼仪的意义,例如常用来祝福新生婴儿长命百岁,中国人过生日往往也少不了吃面条,因此面条又称长寿面,因为面条又长又薄(薄的意思是瘦,而瘦则与寿同音),故生日吃长寿面成为习俗,而长寿面就是我们俗称的面条或寿面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