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极致的安静穿越文化的峡谷 一个山水魅力独具的峡谷


以极致的安静穿越文化的峡谷 一个山水魅力独具的峡谷

文章插图
【以极致的安静穿越文化的峡谷 一个山水魅力独具的峡谷】 ——冬夜读余秋雨《中国文化课》札记,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一个山水魅力独具的峡谷?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以极致的安静穿越文化的峡谷 一个山水魅力独具的峡谷

文章插图
一个山水魅力独具的峡谷
——冬夜读余秋雨《中国文化课》札记
文/沙 言
我的生命基调,是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险的峡谷 。
这里的峡谷,指的大概就是文化的峡谷,我想,只有文化的峡谷 , 才会沟壑万丈,才会陡峭险峻 , 才会指引人类一步一步勇敢而执着地攀登……
冬夜读余秋雨《中国文化课》,深深感受到了穿越几个文化峡谷的艰辛和苦涩,碍于文化属性、文化功底、文化脉搏的贫瘠 , 从骨子里越来越觉得自己文化的“贫血” 。从常理而言,阅读是为了让自己在外境和内省中看起来有文化,然而读着读着,亦深陷新知的泉涌不可招架,放眼四处疑惑八方 , 未知的世界越来越大,也越来越吸引着阅读者 。久而久之 , 读书人为书中千般道理所困,在缠斗中奋勇前行,在路上又沟壑万千,这番艰辛也就不言而喻了 。
《中国文化课》自序里,余秋雨道出了古代圣贤老子的道可道 , 由“与世无争”抵达“人莫与争”,这又成了另一层意境的“非常道” 。这是一本“名字很大”的书 , 六百多页的厚度,几千年的深度,大半个地球的广度,以汉字的形式呈现在冬夜的灯下,与一个山野粗人两相对望,实在是一件让人有点拘谨的事 。书的好处,是可以拿拿放放,连余秋雨自己也说,“你们即使把它放在书架里长久不理,我也会安静地在那里等着”,这话说得让我这个山野粗人心里落了个少安毋躁 。又幸好,有余秋雨在前面“拿起粉笔头”卖力地讲课,于是这课听起来 , 多少自由自在些,也就可思、可想、可歇、可记了 。
他以峡谷比作文化,他以穿越比作阅读,他以文字比作声音,这堂厚重的中国文化课,原本是红得发烫的网课,据他自己说已有五千万听众,那些在通了网络的大江南北、大城小镇,默默听课的人儿,好像特别喜欢他的“嗓音”和“语气”,如今又集结成书 。
那么,究竟“文化”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竟难倒了全世界人民 。我心里也顿了一下,明白文化是文明的基石 , 先有文化然后才形成文明,却也摸不清文化到底为何方神器?满大街挂着的某某文化传播公司的牌子 , 在城市在幽暗处明明灭灭,如过江之鲫不停于目 , 却不能代表文化之含义;网络上曾流行的口头禅“没文化真可怕”,有了一定的力度却又无法诠释文化的深度;如果在大街上随机问几个人,什么是文化,很多人可能会说,“学历高 , 文化就高些”,但这句看起来对的话,禁不起老教授们几个故事一讲 , 又很快倾然推翻了 。查了一下《辞海》里对文化的解释,如妇人裹脚布那么长的大段落释义,读完了跟似乎没读一样,说了半天文化是什么还是说不透,让人丈二和尚更摸不着头 。
美国学者洛厄尔调侃着为文化下定义——“就像用手去抓空气,你抓不到,但它无处不在” 。据余秋雨说,国际上有关文化的定义已经多达几百个,究竟依哪个的为准?难 。可见 , 文化的定义,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 。
难,文化方成为峡谷,才需要人类去穿越 。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这本书 , 就是他穿越几个峡谷后白纸黑字的见证 。在这本书里,他用三十个汉字,给文化下了一个全世界最短的定义——“文化,是一种称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 , 是“集体人格” 。《中国文化课》不仅仅铺展中国文化几千年的壮阔史诗,更是铺展老少中青读者心里的文化沟壑 , 解读芸芸苍生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 。人非圣贤,孰能无所不知,地域、年龄、教育程度、思维、见识等等不尽相似 , 那么对于万事万物的解读和理解自然也是沟壑万千,这便造就了集体人格 。近些年来 , 人们显然越来越重视文化了,证据之一就是“世界读书日”终于成了中国人的一个节日,至少有些情怀的书店还是要隆重地举办一些纪念活动,给予书和阅读一个像样点儿的仪式,以书之名,美好地呈现出一种集体人格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