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兽子汉晋虎子 春秋战国时期典型陶器


春秋兽子汉晋虎子 春秋战国时期典型陶器

文章插图

春秋兽子汉晋虎子 春秋战国时期典型陶器

文章插图
夜壶也称便器、溺器或溲器
夜壶也称便器、溺器或溲器,说起来是厕所文化的一种 , 听起来颇为不雅,但是,解决吃、喝、拉、撒、睡几大问题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须面对的基础需求 。在古人发明了室内的夜壶后,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夜间和冷天都不必出门就可以解决个人问题 。虽然对此类话题的研究颇有污秽之意、人们往往避而不谈,但是考古发现的诸多器物遗存都彰显着夜壶在我国古代人们生活中意义重大 , 我们也应该改观眼光 , 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日不可少的此类物事 。
春秋兽子:对野兽的征服欲在文明社会建立之前的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颇为原始,自然不会产生夜壶这类讲究的器物 。到了新石器时代,人们进入了定居阶段,考古遗址中可见房址、火灶、墓葬等遗迹,也发现了大量的陶器 , 但无从考证是否有用作如厕和便器的遗迹或器物 。
夜壶起源的确凿证据发现于周代,此时的夜壶已经使用兽类的形象,逐渐定性并广为流行 。记录周代礼仪规范的《周礼》中提到 , “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掌王之宴衣服、枉席、床第,凡亵器”,可见上层王室所用的亵器是为玉质 。周及其以前的夜壶,在官方的文献被叫做“亵器”,而民间所用的夜壶则多为陶器,并因其外形赋于称之为“兽子” 。
安徽省博物馆馆藏一件春秋时期的夜壶 , 陶制,通体呈罐状,附有提梁,装饰以动物的立姿,顶部有两口,一口主“入”,一口主“出” 。动物的形象是古代手工制造业的常用题材 , 在玉器、青铜器、陶器等中均常见到动物的立体形象或平面纹饰,用来寄托人们征服野兽的欲望,也有人们的吉祥祈愿 。
春秋兽子汉晋虎子 春秋战国时期典型陶器

文章插图
动物的形象是古代手工制造业的常用题材
汉晋虎子:继承不畏猛兽之精神1、虎子的起源
夜壶流行至汉代发生了变化,“兽子”的称谓也随之改变 , 开始流行“虎子” 。汉代的郑玄在为周礼做注解时说到,“亵器、清器,虎子之属”,可见此时对夜壶采用清器、虎子的叫法 。《后汉书》中也有“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的记载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中更详细地解释为,“虎子所以小便,行清所以大便” 。人们广为使用的虎子是陶器,同时贵族们延续了周代的传统 , 使用玉器,《西京杂记》记载了“汉朝以玉为虎子,以为便器 。”
汉代的虎子在器型上也略有变化,整体比“兽子”更似动物,且固定使用老虎形象呈卧趴状;有一提梁,不再采用立兽的装饰;只余一口,既进又出,更为简约 。
“虎子”之名的来源 , 还有一个历史典故 。《西京杂记》中有一个和李广大将军有关的故事,是说李广与自己的兄弟在冥山之北打猎的时候,遇到一只猛虎卧于丛中 。李广将其一击即毙并“断其骷髅,以为枕 , 示服猛也 。铸铜象其形为溲器,示厌辱也”,这一故事为了塑造将军“善骑射”的形象 , 并凸显其英雄神武,连令人们闻风丧胆的老虎都被将军制成了枕头、便溺器 。为了继承、弘扬这种不畏猛兽并战胜猛兽的精神,结合夜壶自周代以来的形象 , 人们故流传开来“虎子”这一称谓 。
山东省的北寨汉墓中发现一幅壁画,图中有一栏杆楼阁的小型建筑,旁边有一人物与水缸、簸箕和虎子 。郑岩先生认为 , 此图中的楼阁建筑应为厕所,而虎子与之并列出现可证明为便溺之器 。该人物可能是涤器工,将虎子和簸箕从主人房间内取出后进行清理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