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在开庭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原告在开庭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文章插图
一、 原告在开庭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原告在法院开庭前要准备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提交书证并填写证据清单;携带本人身份证,证人本人身份证 。按照传票上规定的时间,按时参加诉讼 。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应当及时提供证据 。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主张和案件审理情况,确定当事人应当提供的证据及其期限 。当事人在该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延长期限,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申请适当延长 。当事人逾期提供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责令其说明理由;拒不说明理由或者理由不成立的 , 人民法院根据不同情形可以不予采纳该证据,或者采纳该证据但予以训诫、罚款 。
【原告在开庭前需要准备什么材料】第一百二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 , 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
二、听证和开庭有什么区别?
1、两者的概念不同
民事诉讼中听证指的是人民法院在作出有关法律决定之前,听取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质证的程序;开庭是指人民法院在完成审判前的准备工作之后,在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置的法庭 , 对案件进行审理的过程 。
2、两者的性质不同
法院听证程序一般是在案件执行阶段,因该执行案件出现执行异议或案外人异议,法院执行部门会通知各方当事人参与听证,因此听证大多属于行政程序,而开庭是司法程序 。
3、两者的职能分工不同
听证一般解决执行程序性问题,而审判程序开庭则涉及诉权或实体权利,是对整个案件的审理与进行决策 。
4、两者的作用不同
听证必须为庭审工作做准备,或者是发挥其调节功能,调解结案,来减轻庭审的负担 。在有些民事审判中,调解是不可或缺的先行程序 。因此听证是为开庭做准备的,通过听证可以决定是否需要审理 , 庭审则是正规的审判程序 。
三、法院开庭步骤是什么?
法院开庭流程是指人民法院于确定的日期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的程序和形式 , 在法庭上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的诉讼活动 。法院开庭流程具体如下:
(1)准备开庭书记员查明当事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书记员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以及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口头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和义务 , 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
(2)法庭调查法庭调查结束前,审判长或独任审判员应当就法庭调查认定的事实和当事人争议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别寻问当事人、第三人、诉讼代理人是否还有意作最后陈述 。
(3)法庭辩论双方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进行辩论,审判长按原告、被告、第三人的顺序征求各方最后意见 。
(4)评议法庭辩论结束后,审判长宣布休庭 , 进入评议时进行评议,实行少数服从数的原则,评议的情况应当如实制作笔录 。评议笔录不准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查阅、复制 。评议毕,审判长宣布继续开庭,当庭公开宣布判决结果,10日内向当事人发送判决书;或定期宣判,在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要告知当事人的上诉权利、上诉期限、上诉法院 。
所以说,原告在开庭前需要准备的材料首先从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作为开始,直到携带本人身份证,证人本人身份证作为结束 。另外 , 原被告双方领到法院的传票的,需要按照传票上的时间参加诉讼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