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全诗


浓睡不消残酒 浓睡不消残酒全诗

文章插图
“昨夜风疏雨骤,浓睡不消残酒”是什么意思?女主人听了,嗔叹道;“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出自南宋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词的大意是:
1、昨夜雨疏风猛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 , 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
2、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 , 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 , 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3、这首小令 , 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更惜自己那逝去的青春年华,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
扩展资料:
赏析:
1、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浓睡"时如何知屋外"风雨"?)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大凡惜花的诗词都言及风雨 。
2、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 。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 , 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 。
3、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 , 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
4、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 。词人因惜花而痛饮 , 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 , 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为什么骤和酒不押韵?·谁说这二句中的骤和酒不押韵?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二句是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中的前二句 。词是按《词林正韵》来押韵的,骤和酒在《词林正韵》中第十二部,当然押韵 。李清照是大才女 , 著名的女词人,岂会犯这种不押韵的低级错误 。提这问题的人大概不懂词与诗押韵的区别吧 。如果骤和酒这二个字用在近体诗中则不押韵,因为近体诗是按《平水韵》来押韵的 。骤和酒在《平水韵》中分别属二十六宥、二十五有 。它们不在一个韵部 , 所以不押韵 。
下面是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全文: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 ,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 是什么意思?昨晚狂风大作,雨却稀疏,心绪如潮 , 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突然想起昨夜风雨 , 来不及起身更衣便询问起卷帘的侍女窗外的海棠花怎么样了?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