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医疗


星空医疗

文章插图
星空医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采访人员 吴朝香 通讯员 富祯祯 鲁青 周钰珊 许士琪
辽阔宇宙中 , 一颗蔚蓝色的星球冉冉升起,接下来一个多月 , 这颗星球将会被慢慢点亮……这是即将上线的“浙大医学人点亮全球”的小程序 。
今年是浙江大学医学院成立110周年 , 百十年的浙大医学院培养出5万多名卓越医学人才,走向全球 , 为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努力 。如今 , 他们将在世界各地,为母校点亮星空 。
1951届的马亦林在杭州,桃李满天下、著作等身的他依旧奋战在临床一线;1982届的孙宇政在美国纽约,他是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神经科教授,又是美国消费者协会评出的最佳医生;1999届的牟凌骏在西澳大利亚,是当地最负盛名的一家医院的外科移植医生;2009届的张甜在德国柏林,在国际医药企业中从事临床数据管理,当年在校园的梦想变成现实 。
从浙江大学医学院走出的他们散作满天星 , 在各自领域或崭露头角,或卓有成效,他们回想在浙大医学院的求学生涯 , 都觉得,那几年影响自己一生 。
杭州
马亦林:求学生涯中播下热爱的种子
每周一上午,94岁的马亦林教授都会到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坐半天门诊 。
荣获“医师终身荣誉称号”、指导的10多名博士都成为浙江感染病学界的“大牛”,从医从教70多年的马亦林依然没有从临床退下 。
【星空医疗】“我热爱感染病学 。” 马亦林说 , 热爱的种子是多年前在浙大医学院的校园中种下的 。
马亦林1951年毕业于浙江医学院(医科) , “我们当时学习的条件非常艰苦,但师资很强,老师们很有名气,而且认真、负责 。”
时隔多年,马亦林还记得王维松教授的解剖学课 , “上课没有教材,他的夫人会画画,就亲自给我们绘制解剖图 。”
教内科的李容老师的严谨和勇气影响了他一生 。
“当时,北方流行黑热病 , 因为传播黑热病的白蛉很少过长江,所以这个病在杭州基本没有 。一位国外的医生发了一篇文章,说杭州有这种病 , 他其实是把血吸虫病误认为是黑热病了 。李容老师发表文章,驳斥了他的观点 。我非常佩服 。”
多年来,马亦林在王季午、张鸿典、何南祥等教授的领导下成长起来 , 并带领团队在对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及流行性出血热等传染病的防治及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机制等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
多年后,自己成为老师的马亦林也沿用医大的教学方式指导自己的学生 。
“我的博士生们做临床医学研究,我给他们提四个基本原则:创新性、科学性、应用性以及需要性 。” 马亦林解释 , 医学研究要涉足他人未涉足的领域,还要来自临床医疗实践,能解决实际问题 。
浙江大学医学院
纽约
孙宇政:我们很早就建立了临床思维
在世界神经外科领域,孙宇政是一位佼佼者:康奈尔大学医学院校董、取得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分子神经生物学哲学博士学位、荣获国际神经化学协会颁发的“青年科学家”奖项 。
“我现在这些成就和当年在医学院读书的经历分不开 。”孙宇政1977年就读浙江医科大学(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前两年的基础课给我打下了非常牢固的基础 , 我们的老师上课严谨、认真 。”
孙宇政至今记得血液科老师郁知非是如何备课的:面前摆满各种资料 , 一边做教案笔记,一边在小卡片上记录 。“那个时候,获取国外最新的信息并不容易,郁老师让在国外的家人邮寄最新的医学杂志,再教授给我们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