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

文章插图
旅游形象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12月30日讯 游客对武汉旅游形象感知显著提升 。12月30日,《2022中国旅游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成果在线发布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自2012年以来,每年定期编制、出版年度研究报告 , 今年已是第十一本报告 。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可能是过去3年受疫情影响较深,旅游市场景气较弱的一年 。面对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 , 旅游市场在转型,旅游业发展新格局也在悄然形成 。推动这一新格局形成和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人” 。
基于此,2022年的《报告》聚焦中国旅游业新发展格局中的旅游核心利益群体——游客、目的地居民、旅游从业者等,围绕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赴汉游客旅游形象感知、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获得感、乡村旅游目的地女性旅游从业人员韧性发展,以及新发展格局下旅游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研究 。
与此同时,报告依旧遵循“盘点分析—综合评价—发展对策”的逻辑路线,从全国、区域、省域、重点城市等不同空间尺度,对疫情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和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全面、清晰地反映了疫情冲击下各地旅游业发展的支撑环境、现实水平和潜在能力 。
最后,《报告》从宏观调控、部门管理、行业经营3个角度提出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对策 。
在《报告》中关于游客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方面显示 , 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游客对武汉旅游形象感知显著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疫情发生前后 , 武汉市游客形象感知的特征及其变化,研究发现:1.疫后武汉整体旅游形象呈向好发展态势;2.疫后武汉市旅游消费出现新业态,政府的惠民政策与形象宣传促使游客对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的正向情感感知提升;3.疫后游客更加注重卫生和安全 , 对旅游住宿和旅游应急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
不仅如此,报告中还提到,乡村旅游发展还助推居民获得感显著提升 。《报告》聚焦了乡村旅游目的地居民的获得感分析 , 以湖北恩施州22个旅游扶贫重点村的居民为调研对象,构建了涵盖经济发展获得感、社会地位获得感、公平参与获得感3个维度、14个题项的获得感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居民的获得感及其影响因素 。
另外,《报告》还以华中师范大学为例 , 探讨了我国旅游学科建设发展之路 。华中师范大学旅游相关课程开设于1988年,30余年来,华中师范大学旅游学科一步一个脚印 , 稳步发展 。目前已建成本科、硕士(中文学硕、全英文学硕和专硕三个类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并具有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累计培养近2000名旅游专业人才,为文旅行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长江日报采访人员胡义华 通讯员龚箭 党波涛)
【编辑:丁翾】
【旅游形象】更多精彩内容,请在各大应用市场下载“大武汉”客户端 。

    相关经验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