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苏轼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何以被称为神品?同样是大词人的黄庭坚曾经评价苏轼的这首《卜算子》说:“语意高妙,似非吃烟火食人语,非胸中有万卷书 , 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此!”
为什么苏轼的这首词能得到这么高的评价?“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这一句,又何以被称为神品、名句?
总体来看,应当说是得益于此词高妙的艺术技巧 , 和那种高旷高洁、清新脱俗的意境,当真是“以性灵咏物”的经典代表,苏轼托物喻人,取神题外 , 通过对孤鸿和月夜环境的描写 , 展现了词人那种高洁蔑俗的形象,灵动传神,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
下面先来看一下原词: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
缺月挂疏桐 , 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 , 缥缈孤鸿影 。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
这首《卜算子》,在很多版本中,都是有这个小序的,即“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 由此可见,这是苏轼被贬黄州时的作品,同一时期的作品,还有一篇《游定惠院记》,可以相互照应 。虽然苏轼一直保持着乐天派的性格,但是他内心深处的孤独寂寞与幽深 , 仍然是存在的,词人在这首《卜算子》中,便通过月夜孤鸿的寄托,展现了内心的独白 。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的拼音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片首二句从庭院中所见之景写起,“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词人营造了一种夜深人静、月亮高挂的冷清气氛 。在壶中水漏尽 , 深夜月高悬的时候 , 苏轼走出庭院,抬头望月 , 这是多么冷清寂寞的夜晚?。≌庋钠眨?就为下文中幽人和孤鸿的出场进行了铺垫 。
接着,“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周围一片宁静 , 此刻,又有谁能像作者那样在月光下独自徘徊呢?只有天空中飞来飞去的孤鸿,在缥缈的云雾中更显得更加凄冷孤单 。
这不禁让人联想 , 那缥缈的孤鸿,不正如此刻的幽人吗?而这幽人是谁?相信不言而喻,可是苏轼并没有明说,只是通过这样极富象征意味的绝美诗境,表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
下片,更是将孤鸿和人融为一体,看似处处在写孤鸿,实则无一笔不在写人,“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 人在孤独的时候,总是喜欢四处张望 , 诗人猛然一回头,看到的却是更大的孤独,又有谁,能够理解这样的心情呢?知音难觅 , 伯乐难寻,那词人应该怎么办?
他选择“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孤鸿的不幸,孤鸿内心的幽怨 , 它在寒枝间飞来飞去,不肯选择栖息,最终,只好落在更加冷清肃杀的沙洲上 , 孤独凄冷的度过这寒冷的夜晚 。这两句,堪称匠心独运,词人以高明的象征手法,看似写孤鸿的行为 , 实则全是词人自己处境的描述和表露 , 被贬黄州,自然令苏轼很沮丧 , 但是,他虽然处于孤寂冷清的位置,却不愿随波逐流,而是以高洁自许 , 孤鸿那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心态,其实正是词人的主观感情!可苏轼不提自己,单写孤鸿 , 就能让人感受到,这是何等高超的艺术技巧!难怪被后世称为神句!
苏轼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其才学、气度、思想、审美的高度凝练和体现,这种词境的营造 , 可以说少了哪一个品质,都不可能这样高明!
相关经验推荐
- 交通事故后对方不肯去处理怎么办
- 对方全责不肯赔钱怎么办
- 宝宝不肯喝水怎么办 喂水的讲究你知道吗
- 猫咪不肯睡猫窝怎么办
- 猫咪不肯洗澡怎么办
- 缺锌有什么反应 孩子不肯吃饭不一定是缺锌
- 又一中年女星动脸!女神们为啥都不肯优雅老去?
- 不肯过江东是谁写的诗句 不肯过江东是谁写的诗
- 婴儿不肯睡觉什么原因 婴儿不肯睡觉什么原因呢